“惝”字共有1个读音: [chǎng]  

惝

汉字
读音[chǎng]
注音ㄔㄤˇ
部首[忄]  竖心旁
笔画总笔画:11 部外:8
异体字 㒉 戃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0DD
其它编码五笔:nimk 仓颉:pfbr 郑码:ukld 四角:99027
笔顺编码44224325251
笔顺笔画丶丶丨丨丶ノ丨フ丨フ一
笔顺名称 点 点 竖 竖 点 撇 竖 横折钩 竖 横折 横

“惝”字的意思

[chǎng]

1.失意;不高兴。

2.迷迷糊糊;不清楚。‖也作惝恍。

[tǎng]

“惝”chǎng的又音。

“惝”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chǎng ㄔㄤˇ 又 tǎng ㄊㄤˇ

 ◎ 失意的样子:惝然。惝恍。

英语 alarmed, agitated

法语 apathique,effrayé,déçu,désappointé,désenchanté

“惝”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chǎng

 

基本词义

tǎng

〈形〉

(1) (形声。从心,尚声。本义:怅惘)

(2) 同本义 [distracted;listless]

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庄子·则阳》

(3) 又如:惝怳、惝恍(惆怅,失意;伤感);惝悢(惆怅悲哀);惝惝(怅怅,惆怅自失的样子);惝然(怅惘的样子;失意的样子)

(4) 惊惧 [alarm]。如:惝罔(惝惘。惊惧的样子)

“惝”字的辞典解释

惝ㄔㄤˇchǎng形

怅惘、失意。《庄子·则阳》:「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害怕的样子。《楚辞·严忌·哀时命》:「怅惝罔以永思兮,心纡轸而增伤。」宋·洪兴袓·补注:「惝,惊貌。」

惝ㄊㄤˇ​tǎng

(一)​之又音。

康熙字典解释

惝【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與????。《玉篇》惝怳,失意不悅貌。《莊子·則同陽篇》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说文解字解释

“惝”字组词

“惝”字成语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