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綟”字共有2个读音: [lì] [liè]
汉字 | 綟 |
---|---|
读音 | [lì][liè] |
注音 | ㄌㄧˋ|ㄌㄧㄝˋ |
部首 | [糹] 绞丝旁 |
笔画 | 总笔画:14 部外:8 |
异体字 | 盭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D9F |
其它编码 | 五笔:xynd 仓颉:vfhsk 郑码:zwgs 四角:23984 |
笔顺编码 | 55444445131344 |
笔顺笔画 | フフ丶丶丶丶丶フ一ノ一ノ丶丶 |
笔顺名称 | 撇折 撇折 点 点 点 点 点 横折 横 撇 横 撇 捺 点 |
[lì]
1.苍绿色:金玺綟绶。
2.古书上说的一种草。
3.量词,中国唐、宋代丝麻的计量单位。
[liè]1.彩;绶。
2.古书上说的一种麻。
3.古同“捩”。扭;转。
基本字义
綟
lì ㄌㄧˋ
苍绿色:金玺綟绶。 古书上说的一种草。 量词,中国唐、宋代丝麻的计量单位。其它字义
綟
liè ㄌㄧㄝˋ
彩;绶。 古书上说的一种麻。 古同“捩”。扭;转。????ㄌㄧˋlì形
青绿色。《东观汉记·卷四·百官表》:「印绶汉制公侯紫绶,九卿青绶。建武元年,复设诸侯王金玺????绶,公侯金印紫绶。」
綟【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集韻》《韻會》郞計切《正韻》力霽切,????音麗。《說文》帛戾草染色也。《急就篇註》綟,蒼艾色。東海有草,其名曰䓞,以染此色,因名綟云。《東觀漢紀》建武元年,復設諸侯王,金璽綟綬。
又《釋名》綠綟,紫綟,綵也。
又《廣韻》練結切《集韻》力結切,????音捩。麻綟也。
綟【卷十三】【糸部】
帛戾艸染色。从糸戾聲。郎計切
(綟)帛䓞艸染色也。䓞各本譌戾。韵會譌艾。今正。艸部䓞艸可以染畱黃。染成是爲綟。綟與䓞曡韵。與畱雙聲。畱黃或作駵黃。或作流黃。皇侃作緇黃。葢卽?黃之色。其色黎黑而黃也。漢百官公卿表。諸侯王金壐盭綬。如淳曰。盭音戾。綠盭也。以綠爲質。晉灼曰。盭、艸名也。似艾可染綠。因以爲綬名。按綠近黃。綠爲質而染黑。故曰駵黃。中央之閒色。何承天纂文云。綟、紫色。非也。漢制。綠綟綬在紫綬之上。紫綬一名緺綬。其色靑紫。从糸。戾聲。按戾聲當作䓞省。會意包形聲也。郞計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