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伧”字共有2个读音: [cāng]   [chen]  

伧

汉字
读音[cāng][chen]
注音ㄘㄤ|˙ㄔㄣ
部首[亻]  单人旁
笔画总笔画:6 部外:4
异体字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4F27
其它编码五笔:wwbn 仓颉:oosu 郑码:noyy 四角:28212
笔顺编码323455
笔顺笔画ノ丨ノ丶フフ
笔顺名称 撇 竖 撇 捺 横折钩 竖弯钩

“伧”字的意思

[chen]

见〖寒碜〗(寒伧)。

[cāng]

粗野:伧父(粗野的人)。

“伧”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傖)

cāng ㄘㄤˉ

 ◎ 古代讥人粗俗,鄙贱:伧俗,伧荒。伧夫。

其它字义

(傖)

chen ㄔㄣ

 ◎ 〔寒伧〕同“寒”。

英语

vulgar person, country man

法语 railler vulgairement,tourner en ridicule

“伧”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傖 cāng

〈形〉

(1) (形声。从人,仓声。本义:粗俗) 同本义 [vulgarian;rough]

原来这子房也是个伧头。——元· 尚仲贤《气英布》

(2) 又如:伧荒(人物鄙陋、未受教育,地域荒远、交通不便);伧头(粗俗、鄙陋之人);伧夫(粗野、鄙贱、缺乏教养的人。也作“伧父”);伧重(粗重而鄙野)

(3) 另见 chen

 

基本词义

(1) 傖 chen

(2) ——“寒伧”,即“寒碜”:

(3) 丑陋;难看 [ugly;hideous]

(4) 丢脸,不体面 [lose face]

(5) 讥笑,揭人短 [find fault with sb.]

(6) 另见 cāng

“伧”字的辞典解释

康熙字典解释

傖【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助庚切《集韻》《韻會》鋤庚切《正韻》士庚切,????音䚘。鄙賤之稱也。《晉陽秋》吳人謂中州人謂傖,陸機呼左思爲傖父,宋孝武比擬羣臣,目王玄謨爲老傖。《韓愈詩》無端逐饑傖。

又《集韻》千岡切,音倉。傖囊,亂貌。

说文解字解释

“伧”字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