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刿”字共有1个读音: [guì]  

刿

汉字
读音[guì]
注音ㄍㄨㄟˋ
部首[刂]  立刀旁
笔画总笔画:8 部外:6
异体字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23F
其它编码五笔:mqjh 仓颉:unln 郑码:llrk 四角:22200
笔顺编码25235422
笔顺笔画丨フ丨ノフ丶丨丨
笔顺名称 竖 竖折/竖弯 竖 撇 横撇/横钩 点 竖 竖钩

“刿”字的意思

刺伤;割。

“刿”字的基本解释

(劌)

guì ㄍㄨㄟˋ

刺伤。

英语 to cut, injure, stab, stick on

德语 schneiden, kürzen

法语 couper,blesser

“刿”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劌 guì

〈动〉

(1) (形声。从刀,岁声。本义:刺伤,划伤)

(2) 同本义 [stab]。如:刿目(刺眼,触目)

(3) 割开,切口 [cut off]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老子》

(4) 通“会”( huì)。聚合,汇合 [meet;get together]

天地相对,日月相刿。——《太玄·玄告》

“刿”字的辞典解释

康熙字典解释

劌【子集下】【刀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居衞切《集韻》《韻會》姑衞切,????音蹶。《說文》利傷也。从刀,歲聲。《廣韻》割也。《禮·聘義》君子比德于玉,廉而不劌,義也。

又人名。《前漢·古今人表》魯曹劌。

说文解字解释

劌【卷四】【刀部】

利傷也。从刀歲聲。居衛切

说文解字注

(劌)利傷也。聘義。廉而不劌。義也。注云。劌、傷也。按玉部作廉而不忮。毛公曰。忮、害也。是其義同也。利傷者、以芒刃傷物。从刀。歲聲。居衞切。十五部。

“刿”字组词

“刿”字成语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