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稂”字共有1个读音: [láng]  

稂

汉字
读音[láng]
注音ㄌㄤˊ
部首[禾]  禾木旁
笔画总笔画:12 部外:7
异体字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7A02
其它编码五笔:tyve|tyvy 仓颉:hdiav 郑码:mfsx 四角:23932
笔顺编码312344511534
笔顺笔画ノ一丨ノ丶丶フ一一フノ丶
笔顺名称 撇 横 竖 撇 点 点 横折 横 横 竖提 撇 捺

“稂”字的意思

古书上指狗尾草。穗状花序,形状像狗尾。是田间杂草,可饲用。

“稂”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láng ㄌㄤˊ

 ◎ 害禾苗的杂草:稂莠。

英语 grass; weeds

德语 eine besondere Gras-Sorte (S)

法语 mauvaise herbe

“稂”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láng

〈名〉

狼尾草 [Chinese penni-setum]。一种危害禾苗的恶草。如:稂秕(杂草败禾)

“稂”字的辞典解释

稂ㄌㄤˊláng名

一种野草。其茎叶似禾而不结实,常杂生于禾粟中,损害禾苗的生长。

康熙字典解释

稂【午集下】【禾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魯當切《集韻》《韻會》盧當切《正韻》魯堂切,????音郞。草名。似莠。《詩·曹風》浸彼苞稂。

又《小雅》不稂不莠。《註》稂莠,皆害苗。《爾雅·釋草》稂,童粱。《註》莠類。《爾雅翼》稂,惡草,與禾相雜,故詩人惡之。古者以飤馬。

又《集韻》呂張切,音良。義同。《廣韻》亦作蓈。

说文解字解释

“稂”字组词

“稂”字成语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