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瘳”字共有1个读音: [chōu]  

瘳

汉字
读音[chōu]
注音ㄔㄡ
部首[疒]  病字旁
笔画总笔画:16 部外:11
异体字 ???? ???? ????
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7633
其它编码五笔:unwe 仓颉:ksmh 郑码:tyop 四角:00122
笔顺编码4134154154134333
笔顺笔画丶一ノ丶一フ丶一フ丶一ノ丶ノノノ
笔顺名称 点 横 撇 点 提 横折 点 提 横折 点 提 撇 捺 撇 撇 撇

“瘳”字的意思

1.病愈。

2.损害。

“瘳”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chōu ㄔㄡˉ

病愈。损害,减损。

英语 to be healed; to reform

德语 entdecken, sich erholen

法语 guéri

“瘳”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chōu

〈动〉?

(1) (形声。从“疒”,表示与疾病有关。本义:病愈)

(2) 同本义 [recover]

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瘳恙(病愈);瘳健(病愈,恢复健康)

(4) 减损,损失 [lose]

君不度而贺大国之袭,于己也何瘳?——《国语·晋语二》

“瘳”字的辞典解释

瘳ㄔㄡchōu动

病愈。《书经·说命上》:「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传》:「而阿针背入一二寸,巨阙胸脏针下五六寸,而病辄皆瘳。」

损失、减少。《国语·晋语二》:「君不度而贺大国之袭,于己也何瘳?」唐·李观〈上宰相安边书〉:「虏滋新谋,土失旧封,伊顷迄今,有加无瘳。」

康熙字典解释

瘳【午集中】【疒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敕鳩切《集韻》《韻會》《正韻》丑鳩切,????音抽。《說文》疾病瘉也。《徐曰》忽愈,若抽去之也。《書·說命》若藥弗瞑眩,厥疾弗瘳。《詩·鄭風》旣見君子,云胡不瘳。《傳》瘳,愈也。《左傳·昭十三年》事齊楚,其何瘳於晉。《註》瘳,差也。

又損也。《晉語》君不度而賀,大國之襲,於已何瘳。《註》瘳,損也。

又《集韻》憐蕭切,音聊。義同。

说文解字解释

瘳【卷七】【疒部】

疾瘉也。从疒翏聲。敕鳩切

说文解字注

(瘳)疾瘉也。二字互訓也。从????。翏聲。敕鳩切。三部。

“瘳”字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