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毞”字共有1个读音: [bǐ]
汉字 | 毞 |
---|---|
读音 | [bǐ] |
注音 | ㄅㄧˇ |
部首 | [毛] 毛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4 |
异体字 | 紕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BDE |
其它编码 | 五笔:xxtn|xxeb 仓颉:pphqu 郑码:rrrm 四角:22714 |
笔顺编码 | 15353115 |
笔顺笔画 | 一フノフノ一一フ |
笔顺名称 | 横 竖提 撇 竖弯钩 撇 横 横 竖弯钩 |
中国古代西北、西南少数民族所织的一种兽毛布。
基本字义
毞
bǐ ㄅㄧˇ
◎ 中国古代西北、西南少数民族所织的一种兽毛布。
毞【辰集下】【毛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集韻》頻脂切,音毗。氐罽也。通作紕。
紕【卷十三】【糸部】
氐人????也。讀若《禹貢》玭珠。从糸比聲。卑履切
(紕)氐人????也。氐人所織毛布也。周書伊尹爲四方獻令。正西以紕罽爲獻。後漢西南夷傳。冄駹夷能作毞毲。毞卽紕也。華陽國志同。禮記用紕爲紕繆字。从糸。毛似糸。故从糸。比聲。讀若禹貢玭珠。卑履切。十五部。亦平聲。玭珠見玉部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