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馱的意思

“馱”字共有2个读音: [tuó]   [duò]  

馱

汉字
读音[tuó][duò]
注音ㄊㄨㄛˊ|ㄉㄨㄛˋ
部首[馬]  马字旁
笔画总笔画:13 部外:3
异体字 軑 䭾 他 佗 駄 駝 驮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简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99B1
其它编码五笔:cdy|cody 仓颉:sfk 郑码:cugd 四角:74380
笔顺编码1211254444134
笔顺笔画一丨一一丨フ丶丶丶丶一ノ丶
笔顺名称 横 竖 横 横 竖 横折钩 点 点 点 点 横 撇 捺

“馱”字的意思

[tuó]

用背負載:馱運。馱著兩袋米。

[duò]

馱著貨物的牲口或指牲口所馱的貨物。

“馱”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tuó ㄊㄨㄛˊ

 ◎ 用背負載:馱運。馱著兩袋米。

其它字义

duò ㄉㄨㄛˋ

 ◎ 馱著貨物的牲口或指牲口所馱的貨物。

英语 carry on back

德语 auf dem Rücken tragen

法语 porter sur le dos,charger sur une bête de somme,porter sur le dos,charger sur une bête de somme

“馱”字的详细解释

“馱”字的辞典解释

驮ㄊㄨㄛˊtuó 动

背负、背载。如:「驮运」。唐·李白〈对酒〉诗:「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精忠岳传·第三九回》:「张保将高宠尸首驮在背上。」

驮ㄉㄨㄛˋduò 名

牲畜背上载负的东西。宋·陆游〈短歌示诸稚〉诗:「再归又六年,疲马欣解驮。」

量词。计算牲口所载负物品的单位。如:「锦缎二十驮」、「接连进了十几驮货,仓库都满了。」

康熙字典解释

馱【亥集上】【馬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徒河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何切,????音駝。《玉篇》馬負貌。《廣韻》馱,騎也。《李白詩》吳姬十五細馬馱。

又《韻會》或作他。《揚子·方言》凡以驢馬馲駝載物者謂之負他。

又或作佗。《前漢·趙充國傳》以一馬自佗負。《師古註》凡以畜產載負物者,皆謂之佗。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唐佐切,佗上聲。

又《集韻》《五音集韻》????徒蓋切,音大。義????同。

又《集韻》縣名,在江夏。

说文解字解释

馱【卷十】【馬部】

負物也。从馬大聲。此俗語也。唐佐切

说文解字注

(軑)車輨也。離騷曰。齊玉軑而竝馳。王逸釋爲車轄。非也。玉篇、廣韵皆云車轄。轄皆輨之誤也。从車。大聲。特計切。十五部。

“馱”字组词

相关词语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