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鐜”字共有1个读音: [duī]
汉字 | 鐜 |
---|---|
读音 | [duī] |
注音 | ㄉㄨㄟ |
部首 | [金] 金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20 部外:12 |
异体字 | 鐓 驐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41C |
其它编码 | 五笔:ybtq 仓颉:ykc 郑码:sjmp 四角:08109 |
笔顺编码 | 41251521313434112431 |
笔顺笔画 | 丶一丨フ一フ丨一ノ一ノ丶ノ丶一一丨丶ノ一 |
笔顺名称 | 点 横 竖 横折 横 横撇/横钩 竖钩 提 撇 横 撇 点 撇 捺 横 横 竖 点 撇 横 |
1.下垂。
2.打夯用的重锤。
基本字义
鐜
duī ㄉㄨㄟˉ
下垂。打夯用的重锤。鐜【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2画
《五音集韻》都回切,音磓。同鐓。
鐜【卷十四】【金部】
下垂也。一曰千斤椎。从金敦聲。都回切
(鐜)下????也。鐜之言隤也。故爲下垂。一曰千斤椎。椎所以擊也。周禮注。槍雷椎揨。千斤椎、若今衆舉以築地者是也。秦始皇造鐵鐓。重不可勝。刻作力士像以祭之。鐓乃可移動。若朱亥袖四十七鐵椎。張良爲鐵椎重百廿斤。皆其細也。从金。????聲。都回切。古音敦。十三部。按下????、千斤椎二義皆鐓之餘義。矛?柲下銅鐏下????而重、引伸之爲此二義。葢後人分别增一篆。改鐓篆爲?耳。似刪之無不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