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齙”字共有1个读音: [bāo]
汉字 | 齙 |
---|---|
读音 | [bāo] |
注音 | ㄅㄠ |
部首 | [齒] 齿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20 部外:5 |
异体字 | 龅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简体字形 | 龅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F59 |
其它编码 | 五笔:hwwn|hbqn 仓颉:yupru 郑码:iory 四角:27712 |
笔顺编码 | 21213434134345235515 |
笔顺笔画 | 丨一丨一ノ丶ノ丶一ノ丶ノ丶フ丨ノフフ一フ |
笔顺名称 | 竖 横 竖 横 撇 点 撇 点 横 撇 点 撇 点 竖折/竖弯 竖 撇 横折钩 横折 横 竖弯钩 |
同“龅”。
基本字义
齙
bāo ㄅㄠˉ
◎ 突出唇外的牙齒:齙牙。
英语 projecting teeth
法语 dent saillante
龅ㄅㄠbāo语音动
牙齿突露。《玉篇·齿部》:「龅,露齿。」《资治通鉴·卷二六八·后梁纪三·均王干化三年》:「蜀太子元膺,豭喙龅齿,目视不正。」
龅ㄆㄠˊpáo读音(一)之读音。
齙【亥集下】【齒部】 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5画
《玉篇》步交切《集韻》蒲交切,????音庖。《玉篇》齒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