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氶的意思

“氶”字共有3个读音: [zhěng]   [chéng]   [zhèng]  

氶

汉字
读音[zhěng][chéng][zhèng]
注音ㄓㄥˇ|ㄔㄥˊ|ㄓㄥˋ
部首[水]  水字旁
笔画总笔画:5 部外:1
异体字 承 拯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C36
其它编码五笔:bii 仓颉:ne 郑码:xkv 四角:17902
笔顺编码52534
笔顺笔画フ丨フノ丶
笔顺名称 横撇/横钩 竖钩 横撇/横钩 撇 捺

“氶”字的意思

[zhěng]

1.古同“拯”。

2.〔氶水〕河名,源出中国山东省,流入运河。

3.古县名,在今中国山东省枣庄市。

[chéng]

1.古同“承”。

2.姓。

[zhèng]

〔氶乡〕中国汉侯国名。

“氶”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hěng ㄓㄥˇ

古同“拯”。〔氶水〕河名,源出中国山东省,流入运河。古县名,在今中国山东省枣庄市。

其它字义

chéng ㄔㄥˊ

古同“承”。姓。

其它字义

zhèng ㄓㄥˋ

 ◎ 〔氶乡〕中国汉侯国名。

“氶”字的详细解释

“氶”字的辞典解释

康熙字典解释

氶【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廣韻》只影切,蒸上聲。與抍同。救助也。一曰縣名。

又人名。《晉書·宗室傳》譙王氶。

又《集韻》辰陵切,音丞。與承????????音義????同。奉也,受也。

又《集韻》諸應切,音證。承鄕,漢侯國名。或作氶。互見手部承字註。

说文解字解释

承【卷十二】【手部】

奉也。受也。从手从卪从????。署陵切〖注〗臣鉉等曰:謹節其事,承奉之義也,故从卪。〖注〗????,俗字。

说文解字注

(承)奉也。受也。?部曰。奉者、承也。是二篆爲轉注也。????部曰。受者、相付也。凡言承受、承順、承繼、又魯頌傳曰承止也皆奉之訓也。凡言或承之羞、承之以劒皆相付之訓也。左傳曰。蔡大夫恐昭矦之又遷也。承。此叚承爲懲也。从手卪。合三字會意。署陵切。六部。

相关词语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