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腩的意思

“腩”字共有1个读音: [nǎn]  

腩

汉字
读音[nǎn]
注音ㄋㄢˇ
部首[月]  月字旁
笔画总笔画:13 部外:9
异体字 ????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169
其它编码五笔:efmf 仓颉:bjbj 郑码:qeld 四角:74227
笔顺编码3511122543112
笔顺笔画ノフ一一一丨丨フ丶ノ一一丨
笔顺名称 撇 横折钩 横 横 横 竖 竖 横折钩 点 撇 横 横 竖

“腩”字的意思

肚子上松软的肌肉:牛~。鱼~。

“腩”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nǎn ㄋㄢˇ

方言,称牛肚上和近肋处的松软肌肉,亦指用这种肉做成的菜肴。用调味品浸渍肉类以备炙食。

英语 (Cant.) fatty meat on a cow's belly; abdomen; to boil meat

德语 Lendenstück (S)

法语 abdomen,poitrine,ventre de boeuf

“腩”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nǎn

〈名〉

(1) 干肉 [dried meat]

腩,脯也。——《广雅》

(2) 牛肚子上的松软肌肉或用以做成的菜肴 [sirloin;tenderloin]。如:牛腩

词性变化

nǎn

〈动〉

用调味品浸渍肉类以备炙食 [(of meat) dip in condiments]

亦以盐、豉汁腩之。——《齐民要术》

“腩”字的辞典解释

腩ㄋㄢˇnǎn 名

牛肚子上或肋骨附近柔软的嫩肉。如:「牛腩」。

以调味品浸渍的肉。《齐民要术·卷九·炙法》:「腩炙:羊、牛、獐、鹿肉皆得,方 寸脔切,葱白研令碎,和盐豉汁,仅令相淹,少时便炙。」

康熙字典解释

腩【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奴感切《集韻》乃感切,????南上聲。《廣韻》煮肉。《集韻》????也。《齊民要術》有腩炙法,鹽醃也。《博雅》腩,脯也。

又《集韻》徒南切,音覃。義同。

说文解字解释

“腩”字组词

相关词语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