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故意延宕。
⒈ 谓故意延宕。
引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第四折:“兀那小廝,我着你打这老儿,你左来右去只是不肯打。”
⒈ 推托延宕。
引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我著你打这老儿,你左来右去,只是不肯打。」
⒉ 说来说去。
引《金瓶梅·第五二回》:「今日左来右去,只欺负我这干女儿。」
“左”字共有1个读音: [zuǒ]
汉字 | 左 |
---|---|
读音 | [zuǒ] |
注音 | ㄗㄨㄛˇ |
部首 | [工] 工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5 部外:2 |
异体字 | 佐 㔫 ????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DE6 |
其它编码 | 五笔:daf 仓颉:km 郑码:gdbi 四角:40102 |
笔顺编码 | 13121 |
笔顺笔画 | 一ノ一丨一 |
笔顺名称 | 横 撇 横 竖 横 |
1.方位词。面向南时靠东的一边(跟“右”相对,下
2.同):左方。左手。向左转。
3.方位词。东:山左(太行山以东的地方,过去也专指山东省)。
4.偏;邪;不正常:左脾气。左道旁门。
5.错;不对头:想左了。说左了。
6.相反:意见相左。
7.进步的;革命的:左派。左翼作家。
8.同“佐”
9.姓。
基本字义
左
zuǒ ㄗㄨㄛˇ
面向南时,东的一边,与“右”相对:左手。左方。左右。左膀右臂。 地理上指东方:山左。江左。 指政治思想上进步或超过现实条件许可的过头思想和行动:左派。左翼。左倾。 斜,偏,差错:左脾气。左嗓子。 降低官职:左迁。 古同“佐”,佐证。 姓。英语 left; east; unorthodox, improper
德语 links, linke Seite ,Zuo (Eig, Fam)
“来”字共有1个读音: [lái]
汉字 | 来 |
---|---|
读音 | [lái] |
注音 | ㄌㄞˊ |
部首 | [木] 木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3 |
异体字 | 來 逨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繁体字形 | 來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765 |
其它编码 | 五笔:goi|gusi 仓颉:dt 郑码:bdkv 四角:50900 |
笔顺编码 | 1431234 |
笔顺笔画 | 一丶ノ一丨ノ丶 |
笔顺名称 | 横 点 撇 横 竖 撇 捺 |
1.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对):来往。来宾。来信。从县里来了几个干部。
2.(问题、事情等)发生;来到:问题来了。开春以后,农忙来了。
3.做某个动作(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胡来。来一盘棋。来一场篮球比赛。你歇歇,让我来。何必来这一套?
4.趋向动词。跟“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他们俩很谈得来。这个歌我唱不来。
5.用在另一动词前面,表示要做某件事:你来念一遍。大家来想办法。
6.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来做某件事:我们贺喜来了。他回家探亲来了。
7.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个荷叶来当雨伞。你又能用什么理由来说服他呢?
8.来着:这话我多会儿说来?
9.未来的:来年。来日方长。
10.姓。
11.诗歌、熟语、叫卖声里用作衬字:正月里来是新春。不愁吃来不愁穿。黑白桑葚来大樱桃。
1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把锄头拿来。各条战线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
13.用在动词后,表示结果:信笔写来。一觉醒来。说来话长。看来今年超产没有问题。想来你是早有准备的了。
来
(來)
lái ㄌㄞˊ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从过去到现在:从来。向来。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来年。将来。来日方长。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来头猪。 做某个动作:胡来。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来动脑筋。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来。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来。 表示发生:暴风雨来了。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来桂花香。 表示语气,归去来兮! 姓。英语 come, coming; return, returning
德语 kommen (V)
“右”字共有1个读音: [yòu]
汉字 | 右 |
---|---|
读音 | [yòu] |
注音 | ㄧㄡˋ |
部首 | [口] 口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5 部外:2 |
异体字 | 佑 又 ???? 祐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3F3 |
其它编码 | 五笔:dkf 仓颉:kr 郑码:gdj 四角:40600 |
笔顺编码 | 13251 |
笔顺笔画 | 一ノ丨フ一 |
笔顺名称 | 横 撇 竖 横折 横 |
1.方位词。面向南时靠西的一边(跟“左”相对,下
2.同):右方。右手。靠右走。
3.方位词。西:山右(太行山以西的地方,过去也专指山西省)。
4.上1
5.(古人以右为尊):无出其右。
6.崇尚:右文。
7.保守的;反动的:右派。右倾。
8.同“佑”。
9.姓。
基本字义
右
yòu ㄧㄡˋ
面向南时,西的一边,与“左”相对:右手。右边。地理上指西方:山右。江右。指政治思想上保守或反动的:右倾。右派。右翼。古代称等级高的:右族。右职。无出其右(没有高过它的)。崇尚,重视:“窃以右文兴化,乃致治之所先”。古同“侑”,劝酒,劝食。古同“佑”,帮助,偏袒。英语 right; west; right-wing
德语 rechts"
“去”字共有1个读音: [qù]
汉字 | 去 |
---|---|
读音 | [qù] |
注音 | ㄑㄩˋ |
部首 | [厶] 私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5 部外:3 |
异体字 | 㚎 厺 ???? ???? ???? 弆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3BB |
其它编码 | 五笔:fcu 仓颉:gi 郑码:bzs 四角:40732 |
笔顺编码 | 12154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フ丶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横 撇折 点 |
1.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去路。去向。从成都去重庆。他去了三天,还没回来。
2.离开:去国。去世。去职。去留两便。
3.失去;失掉:大势已去。
4.除去;除掉:去病。去火。去皮。这句话去几个字就简洁了。
5.距离:两地相去四十里。去今五十年。
6.过去的(时间,多指过去的一年):去年。去秋(去年秋天)。去冬今春。
7.婉辞,指人死:他不到四十岁就先去了。
8.表示离开说话人所在地自行做某件事时用“去”,表示到说话人所在地参与某件事时用“来”。
9.的“去”可以一前一后同时用,表示去了要做某件事:他去听报告去了。
10.用在“大、多、远”等形容词后,表示“非常…”,“…极了”的意思(后面加“了”):这座楼可大了去了!。他到过的地方多了去了!⑿去声:平上去入。
11.扮演(戏曲里的角色):在《断桥》中,他去白娘子。
12.用在动词后,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离开原来的地方:拿去。捎去。
13.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继续等:信步走去(=过去)。让他说去(=下去)。一眼看去(=上去)。
基本字义
去
qù ㄑㄩˋ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去处。去路。去国。距离,差别:相去不远。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去年。去冬今春。除掉,减掉:去掉。去皮。去势(a.阉割;b.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他去男主角。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上去。进去。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信步走去。汉语四声之一:去声(a.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b.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英语 go away, leave, depart
德语 gehen, fortgehen, weggehen (V),verlassen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