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规章条件的最前面的概括性的条文。
英general rule; general principles; general provision;
⒈ 总归;总是。
引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四折:“你将那田业屋产,待卖与别人,我怎肯着别人买去,我暗暗的着别人转买了,总则是你这五百锭大银子里面。”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三折:“知他是今世是前生,总则我红颜薄命。”
《古今小说·杨八老越国奇逢》:“不辨贫穷富贵,急难中总则一般;那管城市山林,藏身处只求片地。”
⒉ 指规章条例最前面的概括性的条文。
⒈ 总归、总之。
引《喻世明言·卷一八·杨八老越国奇逢》:「不辨贫穷富贵,急难中总则一般。」
⒉ 列于规章条例前端,可作为分则共同适用及有关系者的概括性条项。
“总”字共有1个读音: [zǒng]
汉字 | 总 |
---|---|
读音 | [zǒng] |
注音 | ㄗㄨㄥˇ |
部首 | [心] 心字底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5 |
异体字 | 總 緫 捴 搃 摠 総 縂 㹅 ???? ???? ???? ???? ????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繁体字形 | 總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03B |
其它编码 | 五笔:uknu 仓颉:crp 郑码:udjw 四角:80336 |
笔顺编码 | 432514544 |
笔顺笔画 | 丶ノ丨フ一丶フ丶丶 |
笔顺名称 | 点 撇 竖 横折 横 点 斜钩 点 点 |
1.总括;汇集:总之。汇总。总其成。总起来说。把两笔账总到一块儿。
2.全部的;全面的:总账。总动员。总攻击。总罢工。总的情况对我们非常有利。
3.概括全部的;为首的;领导的:总纲。总则。总店。总工会。总路线。总司令。总书记。
4.一直;一向:天总不放晴。晚饭后他总是到湖边散步。
5.毕竟;总归:冬天总要过去,春天总会来临。小孩子总是小孩子,哪能像大人那样有力气。
基本字义
总
(總)
zǒng ㄗㄨㄥˇ
聚合,聚在一起:总之。总数。总体。总结。汇总。概括全部,主要的:总纲。总则。为首的,最高的:总司令。总裁。总经理。总统。束系,束头发:总角(jiǎo )。经常,一直:总是这样。一定,无论如何:总归。“万紫千红总是春”。英语 collect; overall, altogether
德语 immer, sowieso, führend, leitend
“则”字共有1个读音: [zé]
汉字 | 则 |
---|---|
读音 | [zé] |
注音 | ㄗㄜˊ |
部首 | [刂] 立刀旁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4 |
异体字 | 則 ???? ???? ????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則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219 |
其它编码 | 五笔:mjh 仓颉:boln 郑码:lokd 四角:72800 |
笔顺编码 | 253422 |
笔顺笔画 | 丨フノ丶丨丨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撇 点 竖 竖钩 |
1.规范;榜样:以身作则。
2.规则:细则。
3.效法:则先烈之言行。
4.连词。1.表示承接关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表示转折关系:欲速则不达。
5.是;乃是:此则余之过也。
6.与“作”义相近,宋、元、明小说戏曲里常用:则甚(作什么)。不则声。
7.量词。用于成文的条数:试题三则。新闻两则。
基本字义
则
(則)
zé ㄗㄜˊ
模范:以身作则。 规程,制度:规则。总则。原则。细则。 效法:则先烈之言行。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则喜。 表示转折,却:今则不然。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则余之罪也。 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一则房子太小,二则参加的人数多。 与“做”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则甚(做什么)。 量词,指成文的条数:新闻两则。英语 rule, law, regulation; grades
德语 Muster, Kriterium, Maßstab, Richtschnur, Standard (S),Regel, Vorschrift, Satzung (S),folgen, befolgen, sich nach etw. richten (V),Zählwort für Texten, Artikeln (Zähl, Lit),aber, nichtsdestoweniger, dann (Konj, Lit),Ze (Eig, F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