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开拓;平定。
⒈ 开拓;平定。
引《新唐书·杜黄裳裴垍等传赞》:“杜黄裳 善谋, 裴垍 能持法, 李藩 鯁挺, 韦贯之 忠实,皆足穆天縡,经国体,拨衰奋王,菑攘四方。”
“菑”字共有3个读音: [zī] [zì] [zāi]
汉字 | 菑 |
---|---|
读音 | [zī][zì][zāi] |
注音 | ㄗ|ㄗˋ|ㄗㄞ |
部首 | [艹] 草字头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8 |
异体字 | 災 ???? ???? ???? 葘 䎩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3D1 |
其它编码 | 五笔:avlf 仓颉:tvvw 郑码:ezki 四角:44603 |
笔顺编码 | 12255525121 |
笔顺笔画 | 一丨丨フフフ丨フ一丨一 |
笔顺名称 | 横 竖 竖 撇点 撇点 撇点 竖 横折 横 竖 横 |
[zī]
1.初耕的田地。
2.开荒:“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
3.姓。
[zì]1.插入:树立:“察其菑蚤不齵,则轮虽敝不匡。”
2.枯死而未倒的树:“周公之状,身如断菑。”
3.车辐插入毂中的部分。
4.矮墙。
5.剖析。
[zāi]古同“灾”:“不逢天菑,不遇人害。”
基本字义
菑
zī ㄗˉ
初耕的田地。 开荒:“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 姓。其它字义
菑
zì ㄗˋ
插入:树立:“察其菑蚤不齵,则轮虽敝不匡。” 枯死而未倒的树:“周公之状,身如断菑。” 车辐插入毂中的部分。 矮墙。 剖析。其它字义
菑
zāi ㄗㄞˉ
◎ 古同“灾”:“不逢天菑,不遇人害。”
英语 to weed grass; land which has been under cultivation for one year
德语 Zi (Eig, Fam)
“攘”字共有1个读音: [rǎng]
汉字 | 攘 |
---|---|
读音 | [rǎng] |
注音 | ㄖㄤˇ |
部首 | [扌] 提手旁 |
笔画 | 总笔画:20 部外:17 |
异体字 | ???? ???? 讓 ???? ????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518 |
其它编码 | 五笔:ryke 仓颉:qyrv 郑码:dser 四角:50032 |
笔顺编码 | 12141251251112213534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丶一丨フ一丨フ一一一丨丨一ノフノ丶 |
笔顺名称 | 横 竖钩 提 点 横 竖 横折 横 竖 横折 横 横 横 竖 竖 横 撇 竖提 撇 捺 |
1.抢夺;侵犯;窃取:攘夺。
2.排除:攘除。攘敌(抵御敌人)。
3.捋起(衣袖):攘臂。
攘
rǎng ㄖㄤˇ
侵夺,偷窃:攘羊(指暴露亲人的过失,语出《论语·子路》中的“其父攘羊,而子证之”)。攘夺。攘窃。攘善(掠人之美)。 推,排斥:攘斥。攘除。攘夷(抵御外国侵略)。 烦乱:攘攘(纷乱)。扰攘。 捋:攘袂。攘臂。英语 seize, take by force; repel
德语 etw. ansich reißen (V),sich jdn widersetzen, jdn zurückweisen, vertreiben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