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竹筩的意思

zhúyǒng

竹筩


拼音zhú yǒng
注音ㄓㄨˊ ㄩㄥˇ

词语解释

竹筩[ zhú yǒng ]

⒈  亦作“竹筒”。

⒉  竹制的管形盛器;竹管。

⒊  古代少数民族妇女的一种管状饰物。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竹筒”。

⒉  竹制的管形盛器;竹管。

《晋书·陆机传》:“机 乃为书以竹筩盛之而繫其颈,犬寻路南走,遂至其家。”
唐 李端 《题郑少府林园》诗:“竹筒传水远,麈尾坐僧高。”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今考其名,竹筩之‘筩’,文从‘竹’从‘甬’。”
明 唐顺之 《吏部郎中林东城墓志铭》:“君读书居常以竹筩注膏繫衣带间,惟所适则出膏於筩,燃火读书。”
沈从文 《边城》二:“钵旁大竹筒中插着大把朱红筷子。”

⒊  古代少数民族妇女的一种管状饰物。

《新唐书·南蛮传下·南平獠》:“﹝妇人﹞美髮髻,垂於后,竹筒三寸,斜穿其耳,贵者饰以珠璫。”

“竹”字共有1个读音: [zhú]  

竹

汉字
读音[zhú]
注音ㄓㄨˊ
部首[竹]  竹字旁
笔画总笔画:6 部外:0
异体字 ???? ????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7AF9
其它编码五笔:ttgh|thth 仓颉:h 郑码:mami 四角:88220
笔顺编码312312
笔顺笔画ノ一丨ノ一丨
笔顺名称 撇 横 竖 撇 横 竖钩

“竹”字的意思

竹子,多年生常绿植物。茎圆柱形,有节,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做造纸原料。嫩芽即竹笋,可食。

“竹”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hú ㄓㄨˊ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姓。

英语 bamboo; flute; KangXi radical 118

德语 Bambus (S)​,Zhu (Eig, Fam)​,Radikal Nr. 118 = Bambus (S)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