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纻衣与缟带。《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季札﹞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缟带,子产献纻衣焉。”后因以“纻缟”为友朋交谊之典。
⒈ 紵衣与缟带。
引《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吴 季札 ﹞聘於 郑,见 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縞带, 子产 献紵衣焉。”
后因以“紵縞”为友朋交谊之典。 南朝 宋 谢惠连 《相逢行》:“相逢既若旧,忧来伤人,片言代紵縞。”
《魏书·宗钦传》:“道映儒林,义为羣表。我思与之,均於紵縞。”
清 曹寅 《题<楝亭夜话图>》诗:“交情独剩 张公子,晚识 施君 通紵縞。”
“纻”字共有1个读音: [zhù]
汉字 | 纻 |
---|---|
读音 | [zhù] |
注音 | ㄓㄨˋ |
部首 | [纟] 绞丝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4 |
异体字 | 紵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紵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EBB |
其它编码 | 五笔:xpgg 仓颉:vmjm 郑码:zwa 四角:23112 |
笔顺编码 | 5514451 |
笔顺笔画 | フフ一丶丶フ一 |
笔顺名称 | 撇折 撇折 提 点 点 横撇/横钩 横 |
苎麻。也指用苎麻纤维织的布。
基本字义
纻
(紵)
zhù ㄓㄨˋ
同“苎”。苎麻纤维织成的布。英语 ramie; sack cloth
“缟”字共有1个读音: [gǎo]
汉字 | 缟 |
---|---|
读音 | [gǎo] |
注音 | ㄍㄠˇ |
部首 | [纟] 绞丝旁 |
笔画 | 总笔画:13 部外:10 |
异体字 | 縞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縞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F1F |
其它编码 | 五笔:xymk 仓颉:vmyrb 郑码:zsjl 四角:20127 |
笔顺编码 | 5514125125251 |
笔顺笔画 | フフ一丶一丨フ一丨フ丨フ一 |
笔顺名称 | 撇折 撇折 提 点 横 竖 横折 横 竖 横折钩 竖 横折 横 |
1.古时一种没有染颜色的白丝织物。
2.白颜色。
缟
(縞)
gǎo ㄍㄠˇ
未经染色的绢。 白色:“连观霜缟,周除冰净”。缟素。英语 white raw si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