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枝蔓的意思

zhīmàn

枝蔓


拼音zhī màn
注音ㄓ ㄇㄢˋ
词性形容词

词语解释

枝蔓[ zhī màn ]

⒈  枝条和藤蔓,比喻纠缠牵连或烦琐纷杂。

枝蔓不切者即行删除。

branches and tendrils (symbolic of confusing);

引证解释

⒈  枝条和藤蔓。

唐 杜甫 《解闷》诗之十一:“翠瓜碧李沉玉甃,赤梨蒲萄寒露成。可怜先不异枝蔓,此物娟娟长远生。”
唐 白居易 《泛湓水》诗:“青萝与紫葛,枝蔓垂相樛。”

⒉  比喻牵连,株连。

《旧唐书·刘瞻传》:“两家宗族,枝蔓尽捕三百餘人。”
宋 欧阳修 《论燕度勘滕宗谅事张皇太过札子》:“传闻 燕度 勘鞫 滕宗谅 事,枝蔓勾追,直得使尽 邠州 诸县枷杻。所行栲掠,皆是无罪之人。”
《金史·外国传下·高丽》:“斜葛 不能听讼,每一事輒至枝蔓,民颇苦之。”

⒊  比喻冗词赘句。

明 张居正 《进讲章疏》:“训解未莹者,增改数语;枝蔓不切者,即行删除。”
清 黄宗羲 《<翁元铠禅师语录>序》:“出其语録读之,絶去枝蔓,独露真常。”

⒋  喻繁冗,不简洁。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九篇:“惟著述本意,或在显扬幽隐,非为传奇,特以行文枝蔓,或拾事琐屑,故后人亦每以小説视之。”

国语辞典

枝蔓[ zhī màn ]

⒈  树枝和藤蔓。

唐·白居易〈泛湓水〉诗:「青萝与紫葛,枝蔓垂相樛。」

⒉  比喻繁琐冗赘的词句。

《旧五代史·卷一四七·刑法志》:「胥吏侮文,枝蔓乃众。」
明·张居正〈进讲章疏〉:「训解未莹者,增改数语;枝蔓不切者,即行删除。」

⒊  散布、株连。

《旧唐书·卷一七七·刘瞻传》:「两家宗族,枝蔓尽捕三百余人。」

英语branches and tendrils, fig. overcomplicated or digressive

德语Zweige und Ranken, kompliziert und konfus

“枝”字共有2个读音: [zhī]   [qí]  

枝

汉字
读音[zhī][qí]
注音ㄓ|ㄑㄧˊ
部首[木]  木字旁
笔画总笔画:8 部外:4
异体字 㩽 支 歧 跂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79D
其它编码五笔:sfcy 仓颉:dje 郑码:fexs 四角:44947
笔顺编码12341254
笔顺笔画一丨ノ丶一丨フ丶
笔顺名称 横 竖 撇 点 横 竖 横撇/横钩 捺

“枝”字的意思

[zhī]

1.由植物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树枝。枝干(gàn)。竹枝。节外生枝。枝柯。枝节(a.由一件事生发的其他问题;b.细碎的,不重要的)。

2.量词,指杆形的:一枝铅笔。

3.古同“支”,支持,分支。

[qí]

古同“歧”,岔。

“枝”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hī ㄓˉ

由植物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树枝。枝干(gàn )。竹枝。节外生枝。枝柯。枝节(a.由一件事生发的其他问题;b.细碎的,不重要的)。 量词,指杆形的:一枝铅笔。 古同“支”,支持,分支。

其它字义

qí ㄑㄧˊ

 ◎ 古同“歧”,岔。

英语 branches, limbs; branch off

德语 Ast, Zweig (S)​,ZEW für längliche, stockartige Gegenstände wie Pinsel, Stift, Stäbchen (Zähl)

“蔓”字共有2个读音: [màn]   [wàn]  

蔓

汉字
读音[màn][wàn]
注音ㄇㄢˋ|ㄨㄢˋ
部首[艹]  草字头
笔画总笔画:14 部外:11
异体字 ???? 曼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513
其它编码五笔:ajlc 仓颉:tawe 郑码:eklx 四角:44407
笔顺编码12225112522154
笔顺笔画一丨丨丨フ一一丨フ丨丨一フ丶
笔顺名称 横 竖 竖 竖 横折 横 横 竖 横折 竖 竖 横 横撇/横钩 捺

“蔓”字的意思

[màn]

义同“蔓(wàn)”。用于合成词“蔓延”“蔓草”等。

[wàn]

植物成细条状而不能直立的长茎:压蔓。白薯已经爬蔓了。

[mán]

〔蔓菁〕即“芜菁”

“蔓”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màn ㄇㄢˋ

 ◎ 同“蔓蔓”,多用于合成词,如蔓草、蔓延等。[蔓延]形容像蔓草一样扩展滋生。

其它字义

wàn ㄨㄢˋ

 ◎ 细长能缠绕的茎:瓜蔓儿,扁豆爬蔓儿了。

英语 creeping plants, tendrils, vines

德语 auftragen, ausbreiten ,Kriecher (S)​,Ranke (S)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