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伐尽山上的树木。
⒉ 指伐尽树木后光秃的山岭。
⒊ 山名。因土石呈赭色,故称。在浙江萧山东北。古与龛山隔钱塘江对峙,东接鳖子门,为江海门户,后江流北移,此山遂与龛山同处江南。
⒋ 山名。因土石呈赭色,故称。在安徽省芜湖市北郊。上有宋英宗治平二年建造的塔和相传为宋黄庭坚读书处的滴翠轩等名胜古迹,今已辟为公园。
⒈ 谓伐尽山上的树木。
引唐 柳宗元 《吏商》:“虽赭山以为章,涸海以为盐,未有利大能若是者。”
⒉ 指伐尽树木后光秃的山岭。
引唐 刘禹锡 《君山怀古》诗:“千载威灵尽,赭山寒水中。”
⒊ 山名。因土石呈赭色,故称。在 浙江 萧山 东北。古与 龛山 隔 钱塘江 对峙,东接 鳖子门,为江海门户,后江流北移,此山遂与 龛山 同处江南。
引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版荡凄凉》:“﹝ 浙西 安抚使 康允之 ﹞遂弃城遁,保 赭山。”
清 顾炎武 《赠于副将元剀》诗:“闻道復西来,潜身入 吴 市。崎嶇 赭山 渡,迫阨 三江 垒。”
⒋ 山名。因土石呈赭色,故称。在 安徽省 芜湖市 北郊。上有 宋英宗 治平 二年建造的塔和相传为 宋 黄庭坚 读书处的 滴翠轩 等名胜古迹,今已辟为公园。
引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一:“余过 芜湖,主人 漱泉 邀游其处,屋不甚多,而窗对 赭山,门临湖水。”
《芜湖县志·地理志·山》引《江南地理志》:“﹝ 赭山 ﹞右控 大江,舳艫云连,俯瞰城郭,歷歷如绘。每当雨后,嵐光縹渺,八景中称‘赭塔晴嵐’者即此。”
“赭”字共有1个读音: [zhě]
汉字 | 赭 |
---|---|
读音 | [zhě] |
注音 | ㄓㄜˇ |
部首 | [赤] 赤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5 部外:8 |
异体字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D6D |
其它编码 | 五笔:fofj 仓颉:gcjka 郑码:bnob 四角:44260 |
笔顺编码 | 121323412132511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ノ丨ノ丶一丨一ノ丨フ一一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横 撇 竖钩 撇 点 横 竖 横 撇 竖 横折 横 横 |
红褐色:赭石。
基本字义
赭
zhě ㄓㄜˇ
◎ 红褐色:赭石(矿物,土状赤铁矿,可做颜料)。赭衣(古代罪人穿的赤褐色的衣服,借指罪人)。
英语 reddish brown; hematite; ochre
德语 ocker, Ocker (S)
“山”字共有1个读音: [shān]
汉字 | 山 |
---|---|
读音 | [shān] |
注音 | ㄕㄢ |
部首 | [山] 山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3 部外:0 |
异体字 | ????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C71 |
其它编码 | 五笔:mmmm 仓颉:u 郑码:ll 四角:22770 |
笔顺编码 | 252 |
笔顺笔画 | 丨フ丨 |
笔顺名称 | 竖 竖折/竖弯 竖 |
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
2.像山的东西:冰山。
3.蚕蔟:蚕上山了。
4.山墙:房山。
基本字义
山
shān ㄕㄢˉ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形状像山的: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形容大声:山响。山呼万岁。姓。英语 mountain, hill, peak
德语 Berg ,Radikal Nr. 46 = Berg, Gebirge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