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指房屋的摇摇欲坠、破败。
⒉ 侵凌,欺凌。
⒈ 指房屋的摇摇欲坠、破败。
引明 宋濂 《金华张氏先祠记》:“栋宇之必葺也,毋使之震凌;黍稷之必穫也,毋使之秽荒。”
⒉ 侵凌,欺凌。
引明 宋濂 《贞节堂记》:“天地之间有大经决不可废者,犹如闔庐以为居,稻粱以为食,繒布以为服,一日无之,则人事尽失,难以为活,此其故何哉?苟无闔庐,则风雨震凌矣。苟无稻粱,则道殣相望矣。苟无繒布,则手足皸瘃矣。”
“震”字共有1个读音: [zhèn]
汉字 | 震 |
---|---|
读音 | [zhèn] |
注音 | ㄓㄣˋ |
部首 | [雨] 雨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5 部外:7 |
异体字 | 誫 ???? ????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707 |
其它编码 | 五笔:fdfe 仓颉:mbmmv 郑码:fvgh 四角:10232 |
笔顺编码 | 145244441311534 |
笔顺笔画 | 一丶フ丨丶丶丶丶一ノ一一フノ丶 |
笔顺名称 | 横 点 横撇/横钩 竖 点 点 点 点 横 撇 横 横 竖提 撇 捺 |
1.震动:地震。震耳欲聋。威震四方。
2.特指地震:震源。防震棚。又连着震了几次。
3.情绪过分激动:震惊。震怒。
4.八卦之一,卦形是“☳”,代表雷。见〖八卦〗。
5.姓。
震
zhèn ㄓㄣˋ
疾雷(霹雳)使物体振动:“震夷伯之庙”。震霆。 雷:“烨烨震电。” 巨大的力等使物体剧烈颤动:震撼。震荡。震颤。震响。震动。声震遐迩。 迅速或剧烈地颤动:地震。身子不由得一震。 特指“地震”:震灾。震源。震中。震级。震情。防震。抗震。余震。 〔震旦〕佛教经籍中的译名,指中国。 惊恐或情绪过分激动:震惊。震怒。震骇。震慑。英语 shake, quake, tremor; excite
德语 Betroffenheit (S),Schock (S),schütteln, bewegen (V),Sechstes der Acht Trigramme im Bagua des I Ging, "Erregung"
“凌”字共有1个读音: [líng]
汉字 | 凌 |
---|---|
读音 | [líng] |
注音 | ㄌㄧㄥˊ |
部首 | [冫] 两点水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8 |
异体字 | 淩 ???? ???? 夌 ???? 凌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1CC |
其它编码 | 五笔:ufwt 仓颉:imgce 郑码:tdor 四角:34147 |
笔顺编码 | 4112134354 |
笔顺笔画 | 丶一一丨一ノ丶ノフ丶 |
笔顺名称 | 点 提 横 竖 横 撇 点 撇 横撇/横钩 捺 |
1.侵犯;欺侮:欺凌。凌辱。盛气凌人。
2.逼近:凌晨。
3.升高;在空中:凌空。凌云。凌霄。
4.姓。
5.冰(多指块状或锥状的):冰凌。凌锥。河里起了凌。
基本字义
凌
líng ㄌㄧㄥˊ
冰:冰凌。凌锥。滴水成凌。 侵犯、欺压:欺凌。凌逼。凌辱。凌侮。恃强凌弱。 杂乱,交错:凌乱。凌杂。 升,高出:凌云。凌霄。凌空。凌虚。凌驾。“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渡过,越过:“虽有江河之险则凌之”。 迫近,逼近:凌晨。 姓。英语 pure; virtuous; insult; maltreat
德语 Eisblock; schikanieren (S),Ling (Eig, F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