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遮迾”。亦作“遮迣”。亦作“遮厉”。
⒉ 列队遮拦。
⒊ 引申为阻挡,排斥。
⒈ 亦作“遮迾”。亦作“遮迣”。亦作“遮厉”。
⒉ 列队遮拦。
引《汉书·鲍宣传》:“凡民有七亡……部落鼓鸣,男女遮迣,六亡也。”
颜师古 注:“晋灼 曰:‘迣,古列字也。’言闻桴鼓之声以为有盗贼,皆当遮列而追捕。”
汉 马融 《围棋赋》:“先据四道兮保角依旁,缘边遮列兮往往相望。”
《后汉书·舆服志上》:“诸侯王法驾,官属傅相以下,皆备卤簿,似京都官骑,张弓带鞬,遮迾出入称促。”
《三国志·魏志·王朗传》:“夫帝王之居,外则饰周卫,内则重禁门,将行则设兵而后出幄,称警而后践墀,张弧而后登舆,清道而后奉引,遮列而后转轂,静室而后息驾,皆所以显至尊,务戒慎,垂法教也。”
《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进迫遮迾,却属輦輅。”
李善 注引 服虔 《通俗文》:“天子出,虎賁伺非常,谓之遮迾。”
一本作“遮列”。 《周礼·夏官·大司马》“遂以蒐田,有司表貉,誓民,鼓,遂围禁” 唐 贾公彦 疏:“按《山虞》皆云,使地之民守其厉禁,谓遮厉之禁,不得非时入也。”
明 王祎 《卮辞》卷一:“民有七亡……部落团结,男女遮迣,六亡也。”
清 唐孙华 《叶忠节公挽诗》:“贼党服清名,罗拜争遮迾。”
⒊ 引申为阻挡,排斥。
引章炳麟 《国故论衡·文学总略》:“独能説一经者,不在此列,谅由学官弟子,曹偶讲习,须以发策决科,其所撰箸,犹今经义而已,是故遮列使不得与也。”
“遮”字共有1个读音: [zhē]
汉字 | 遮 |
---|---|
读音 | [zhē] |
注音 | ㄓㄜ |
部首 | [辶] 走之旁 |
笔画 | 总笔画:14 部外:11 |
异体字 |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06E |
其它编码 | 五笔:yaop|oaop 仓颉:yitf 郑码:tguw 四角:30303 |
笔顺编码 | 41312214444454 |
笔顺笔画 | 丶一ノ一丨丨一丶丶丶丶丶フ丶 |
笔顺名称 | 点 横 撇 横 竖 竖 横 点 点 点 点 点 横折折撇 捺 |
1.一物体处在另一物体的某一方位,使后者不显露:山高遮不住太阳。
2.拦住:横遮竖拦。
3.掩盖:遮丑。遮人耳目。遮不住内心的喜悦。
基本字义
遮
zhē ㄓㄜˉ
挡:遮蔽。遮挡。遮拦。遮阳。遮没(mò)。遮阴。 掩盖,掩蔽:遮丑。遮盖。遮瞒。遮掩。遮人耳目。 古同“庶”,众多。 古同“者”,这。英语 cover, shield, protect
德语 abblenden, etw verdecken (V)
“列”字共有1个读音: [liè]
汉字 | 列 |
---|---|
读音 | [liè] |
注音 | ㄌㄧㄝˋ |
部首 | [刂] 立刀旁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4 |
异体字 | 例 迾 ???? ???? ???? 裂 列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217 |
其它编码 | 五笔:gqjh 仓颉:mnln 郑码:arkd 四角:12200 |
笔顺编码 | 135422 |
笔顺笔画 | 一ノフ丶丨丨 |
笔顺名称 | 横 撇 横撇/横钩 点 竖 竖钩 |
1.排列:罗列。列队。按清单上列的一项一项地清点。
2.安排到某类事物之中:列入议程。把发展教育事业列为重要任务之一。
3.行列:出列。前列。
4.用于成行列的事物:一列火车。
5.类:不在此列。
6.各;众:列国。列位观众。
7.姓。
基本字义
列
liè ㄌㄧㄝˋ
排成的行:罗列。行(háng )列。队列。列岛。 众多,各:列位。列强。列传(zhuàn )。 摆出:列举。 安排到某类事务之中:列席。 量词,用于成行列的事物:一列火车。 类:不在此列。 姓。 古同“烈”,强烈,猛然。 古同“裂”,分裂。英语 a line; to arrange in order, classify
德语 aufreihen, ordnen; Reihe, Kolon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