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谪臣的意思

zhéchén

谪臣


拼音zhé chén
注音ㄓㄜˊ ㄔㄣˊ

繁体謫臣

词语解释

谪臣[ zhé chén ]

⒈  古代指被贬谪流放的大臣。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指被贬谪流放的大臣。

唐 沉亚之 《郢州修明真斋词》:“明真大斋主朝请大夫守 郢州 刺史 李祥,与謫臣、郡客、将吏等,顿首稽首再啟词於 虚无自然元始天尊无极大道太上老君。”
王闿运 《到广州与妇书》:“耳口相传,自为眩惑,致使衣带之水与 吕梁 齐险,祷求謫臣而使君废祀。”

“臣”字共有1个读音: [chén]  

臣

汉字
读音[chén]
注音ㄔㄣˊ
部首[臣]  臣字旁
笔画总笔画:6 部外:0
异体字 ???? ????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1E3
其它编码五笔:ahnh 仓颉:slsl 郑码:ha 四角:71712
笔顺编码125125
笔顺笔画一丨フ一丨フ
笔顺名称 横 竖 横折 横 竖 竖折/竖弯

“臣”字的意思

1.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也包括百姓:忠臣。君臣。

2.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

3.姓。

“臣”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chén ㄔㄣˊ

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亦包括百姓:臣僚。臣子。臣服。君臣。官吏对君主的自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古人谦称自己。古代指男性奴隶:臣仆。臣虏。

英语 minister, statesman, official

德语 Würdenträger (S)​,Beamte(r)​ ,Vasall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