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沾黏”。
⒉ 联结在一起;不可分离。
⒊ 比喻不干脆,不爽利。
⒈ 亦作“沾黏”。
⒉ 联结在一起;不可分离。
引《朱子语类》卷六七:“是各自开去,不相沾黏。”
清 黄景仁 《清明后七日雨中宿浮槎寺》诗:“非花我已得花意,却笑积习徒沾黏。”
⒊ 比喻不干脆,不爽利。
引元 沙正卿 《斗鹌鹑·闺情》套曲:“方信道相思是歹证候,害的来不明不久,是做的沾粘,到如今泼水难收。”
⒈ 附著、相连。元·曾瑞〈斗鹌鹑·连夜银蟾套·小桃红〉曲:「小姨夫统镘紧沾粘,新人物冤家忺,早起无钱晚夕厌。」也作「粘沾@@@粘拈」。
例如:「沾粘浆糊贴邮票。」
⒉ 不干脆。
引元·沙正卿〈斗鹌鹑·桃绣也无心套·么〉:「方信道相思是歹证候,害得来不明不久,是做的沾粘,到如今泼水难收。」
“粘”字共有2个读音: [nián] [zhān]
汉字 | 粘 |
---|---|
读音 | [nián][zhān] |
注音 | ㄋㄧㄢˊ|ㄓㄢ |
部首 | [米] 米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5 |
异体字 | 沾 霑 黏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C98 |
其它编码 | 五笔:ohkg 仓颉:fdyr 郑码:ufij 四角:91960 |
笔顺编码 | 43123421251 |
笔顺笔画 | 丶ノ一丨ノ丶丨一丨フ一 |
笔顺名称 | 点 撇 横 竖 撇 点 竖 横 竖 横折 横 |
[nián]
姓。
[zhān]1.黏的东西互相连结或附着在别的东西上:几块糖粘在一起了。糖粘牙。
2.用胶、糨糊等使纸张或其他东西贴在另一种东西上:粘信封。
粘
nián ㄋㄧㄢˊ
同“黏”。 姓。粘
zhān ㄓㄢˉ
黏的东西互相附着连结在一起:糖粘牙。 用胶水或糨糊把一种东西胶合在另一种东西上:粘贴。粘连。粘接。 同“沾”。英语 viscous, mucous; glutin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