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即太宰嚭。本名伯嚭,系春秋时楚伯州犁之孙。楚诛伯州犁,伯嚭奔吴,吴以为大夫,后任太宰,故称太宰嚭。
⒈ 即 太宰嚭。本名 伯嚭,系 春秋 时 楚 伯州犁 之孙。 楚 诛 伯州犁,伯嚭 奔 吴,吴 以为大夫,后任太宰,故称 太宰嚭。
引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士於难分之中,而无取舍之恨者,使臧否区分,抑扬咸允, 武丁、姬文 不独治,而 傅説、吕尚 不永弃, 高莽、宰嚭 不得成其恶, 弘恭、石显 无所容其伪矣。”
“宰”字共有1个读音: [zǎi]
汉字 | 宰 |
---|---|
读音 | [zǎi] |
注音 | ㄗㄞˇ |
部首 | [宀] 宝盖头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7 |
异体字 | ???? ???? ???? ????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BB0 |
其它编码 | 五笔:puj 仓颉:jytj 郑码:wdse 四角:30401 |
笔顺编码 | 4454143112 |
笔顺笔画 | 丶丶フ丶一丶ノ一一丨 |
笔顺名称 | 点 点 横撇/横钩 点 横 点 撇 横 横 竖 |
1.主管;主持:主宰。
2.古代官名:县宰。邑宰。
3.姓。
4.杀(牲畜、家禽等):屠宰。杀猪宰羊。
5.比喻向买东西或接受服务的人索取高价:挨宰。宰人。
基本字义
宰
zǎi ㄗㄞˇ
杀牲畜:宰杀。屠宰。宰牲节(亦称“古尔邦节”、“牺牲节”)。 借指商贩用狡诈的手段使顾客在经济上受到损害(有的地区称“斩”)。 古代官名:宰相(xiàng )。宰辅。太宰。宰官。 主管、主持:主宰。宰制。英语 to slaughter; to rule
德语 über etw.herrschen ,schlachten (V)
“嚭”字共有1个读音: [pǐ]
汉字 | 嚭 |
---|---|
读音 | [pǐ] |
注音 | ㄆㄧˇ |
部首 | [口] 口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9 部外:16 |
异体字 | 噽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6AD |
其它编码 | 五笔:fkuk 仓颉:grmfr 郑码:bjgj 四角:41669 |
笔顺编码 | 1212514312511324251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丨フ一丶ノ一丨フ一一ノ丨丶丨フ一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横 竖 横折 横 点 撇 横 竖 横折 横 横 撇 竖 点 竖 横折 横 |
大。
基本字义
嚭
pǐ ㄆㄧˇ
大。 古人名用字。英语 mound, lump; stealthily
德语 groß, bedeut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