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渔阳鞞鼓的意思

yáng

渔阳鞞鼓


拼音yǔ yáng pí gǔ
注音ㄩˇ 一ㄤˊ ㄆ一ˊ ㄍㄨˇ

繁体漁陽鞞鼓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

渔阳鞞鼓[ yǔ yáng pí gǔ ]

⒈  见“渔阳鼙鼓”。

引证解释

⒈  见“渔阳鼙鼓”。

国语辞典

渔阳鞞鼓[ yú yáng bǐng gǔ ]

⒈  渔阳,地名,在今天津蓟县。鞞鼓,军队用的小鼓。渔阳鞞鼓本指唐安禄山自渔阳兴兵作乱。后泛指兵灾祸乱。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鞞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也作「渔阳鼙鼓」。

“渔”字共有1个读音: [yú]  

渔

汉字
读音[yú]
注音ㄩˊ
部首[氵]  三点水
笔画总笔画:11 部外:8
异体字 漁 䰻 ???? ???? ????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E14
其它编码五笔:iqgg 仓颉:enwm 郑码:vrvv 四角:37116
笔顺编码44135251211
笔顺笔画丶丶一ノフ丨フ一丨一一
笔顺名称 点 点 提 撇 横撇/横钩 竖 横折 横 竖 横 横

“渔”字的意思

1.捕鱼:渔捞。渔船。渔翁。渔业。竭泽而渔。渔人之利。

2.谋取(不应得的东西):渔利。

“渔”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漁)

yú ㄩˊ

捕鱼:渔业。渔翁。渔村。渔船。渔网。渔民。渔汛。渔歌。渔火。竭泽而渔。谋取,夺取不应得的东西:渔夺。渔利。渔色(猎取美色)。姓。

英语

to fish; seize; pursue; surname

德语 angeln, fischen ,Fischer (S)​,Fischfang (S)​,Yu (Eig, Fam)

“阳”字共有1个读音: [yáng]  

阳

汉字
读音[yáng]
注音ㄧㄤˊ
部首[阝]  双耳刀
笔画总笔画:6 部外:4
异体字 陽 阦 氜 昜 ???? ???? ???? ????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9633
其它编码五笔:bjg 仓颉:nla 郑码:ykvv 四角:76200
笔顺编码522511
笔顺笔画フ丨丨フ一一
笔顺名称 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 竖 竖 横折 横 横

“阳”字的意思

1.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阴阳二气。

2.太阳;日光:阳光。阳历。阳坡。朝阳。向阳。

3.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阳(在衡山之南)。洛阳(在洛河之北)。

4.凸出的:阳文。

5.外露的;表面的:阳沟。阳奉阴违。

6.指属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阳宅。阳间。阳寿。

7.带正电的:阳电。阳极。

8.指男性生殖器。

9.姓。

“阳”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陽)

yáng ㄧㄤˊ

明亮。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二气。图形:⚊(U+268A)。 指“太阳”:阳光。阳面。阳历。向阳。夕阳。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阳(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阳(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 温暖:阳春。 外露的,明显的:阳沟。阳奉阴违。 凸出的:阳文图章。 关于活人的:阳间(人世间)。阳宅。阳寿。 带正电的:阳极。阳电。阳离子。 男性生殖器:阳痿。 古同“佯”,假装。 姓。

英语 'male' principle; light; sun

德语 Sonne (S)​,irdisch, von dieser Welt (Adj)​,positiv (Adj)​,Yang (das männliche oder positive Prinzip in der Natur nach der altchinesischen Philosophie, Medizin usw.)​ (Eig, Med)

“鞞”字共有4个读音: [bǐng]   [pí]   [bì]   [bēi]  

鞞

汉字
读音[bǐng][pí][bì][bēi]
注音ㄅㄧㄥˇ|ㄆㄧˊ|ㄅㄧˋ|ㄅㄟ
部首[革]  革字旁
笔画总笔画:17 部外:8
异体字 郫 琕 鞸 ???? ???? 韠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979E
其它编码五笔:afrf 仓颉:tjhwj 郑码:eene 四角:46540
笔顺编码12212511232511312
笔顺笔画一丨丨一丨フ一一丨ノ丨フ一一ノ一丨
笔顺名称 横 竖 竖 横 竖 横折 横 横 竖 撇 竖 横折 横 横 撇 横 竖

“鞞”字的意思

[pí]

古同“鼙”,鼓名:“召令习鼓鞞。”

[bǐng]

刀剑柄上或鞘上近口处的装饰(一说刀剑鞘):“维玉及瑶,鞞琫容刀。”

[bì]

古同“韠”,古代朝觐或祭祀时遮蔽在衣裳前面的一种服饰。

[bēi]

〔牛鞞〕古县名。

“鞞”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bǐng ㄅㄧㄥˇ

 ◎ 刀剑柄上或鞘上近口处的装饰(一说刀剑鞘):“维玉及瑶,鞞琫容刀。”

其它字义

pí ㄆㄧˊ

 ◎ 古同“鼙”,鼓名:“召令习鼓鞞。”

其它字义

bì ㄅㄧˋ

 ◎ 古同“韠”,古代朝觐或祭祀时遮蔽在衣裳前面的一种服饰。

其它字义

bēi ㄅㄟˉ

 ◎ 〔牛鞞〕古县名。

英语 sheath

德语 Degenscheide, Scheide (S)

“鼓”字共有1个读音: [gǔ]  

鼓

汉字
读音[gǔ]
注音ㄍㄨˇ
部首[鼓]  鼓字旁
笔画总笔画:13 部外:0
异体字 皷 鼔 ???? ???? ???? ???? ???? ???? ???? ???? ???? ???? ???? 皼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9F13
其它编码五笔:fkuc 仓颉:gtje 郑码:bjex 四角:44147
笔顺编码1212514311254
笔顺笔画一丨一丨フ一丶ノ一一丨フ丶
笔顺名称 横 竖 横 竖 横折 横 点 撇 提 横 竖 横撇/横钩 捺

“鼓”字的意思

1.打击乐器,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腰鼓。手鼓。花鼓。

2.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鼓。蛙鼓。耳鼓。

3.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鼓琴。鼓掌。

4.用风箱等扇(风):鼓风。

5.发动;振奋:鼓动。鼓励。鼓舞。鼓起勇气。

6.凸起;胀大:他鼓着嘴半天没出声。额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

7.形容凸起的程度高:钱包很鼓。口袋装得鼓鼓的。

8.姓。

“鼓”字的基本解释

gǔ ㄍㄨˇ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鼓乐(yuè)。鼓角(jiǎo)。大鼓。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鼓。石鼓。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鼓吹。鼓噪。 发动,使振作起来: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 高起,凸出:鼓包。鼓胀。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英语 drum; beat, top, strike

德语 Trommel (S, Mus)​,Radikal Nr. 207 = Trommel, trommeln, schlagen, Musik spielen, ermuntern, Luft hineinblasen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