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语出《后汉书·逸民传·矫慎》:“﹝吴苍﹞遗书以观其志曰:‘仲彦足下,勤处隐约,虽乘云行泥,栖宿不同,每有西风,何尝不叹!’”云在天,泥在地。后因用“云泥”比喻两物相去甚远,差异很大。
⒈ 云泥两隐,指把受信人和写信人的名字都隐去不具。云泥两隐,指把受信人和写信人的名字都隐去不具。
引语出《后汉书·逸民传·矫慎》:“﹝ 吴苍 ﹞遗书以观其志曰:‘ 仲彦 足下,勤处隐约,虽乘云行泥,栖宿不同,每有西风,何尝不叹!’”
云在天,泥在地。后因用“云泥”比喻两物相去甚远,差异很大。 南朝 梁 荀济 《赠阴梁州》诗:“云泥已殊路,暄凉詎同节。”
唐 钱起 《离居夜雨奉寄李京兆》诗:“寂寞想 章臺,始叹云泥隔。”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尧曰篇一》:“抑既为人心矣,其视道心有云泥之隔,而安能有过于道心者乎?”
后因亦用“云”尊称他人,用“泥”谦称自己。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检开票子看那来信,上面歪歪斜斜的,写着两三行字。写的是:屡访未晤,为悵!僕事,谅均洞鉴……今午到关奉謁,乞少候。云泥两隐。”
⒈ 云在天,泥在地。比喻地位高下悬殊。
引唐·白居易〈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巳日游太原龙泉忆去岁禊洛见示之作〉诗:「鹏背负天龟曳尾,云泥不可得同游。」
“云”字共有1个读音: [yún]
汉字 | 云 |
---|---|
读音 | [yún] |
注音 | ㄩㄣˊ |
部首 | [二] 二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4 部外:2 |
异体字 | 雲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繁体字形 | 雲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4E91 |
其它编码 | 五笔:fcu 仓颉:mmi 郑码:bdzs 四角:10732 |
笔顺编码 | 1154 |
笔顺笔画 | 一一フ丶 |
笔顺名称 | 横 横 撇折 点 |
1.说:人云亦云。不知所云。
2.表示强调:岁云暮矣。
3.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
4.指云南:云腿(云南宣威一带出产的火腿)。
5.姓。
云
(③④雲)
yún ㄩㄣˊ
说话,引文:人云亦云。子曰诗云。云云(如此,这样;引用文句或谈话时,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 文言助词,句首句中句末都用:云谁之思?岁云暮矣,着记时也云。 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行云流水。云蒸霞蔚。 指中国“云南省”:云腿(云南省出产的火腿)。 同“芸”。众多。 同“纭”。纷纭。英语 say, speak; clouds
德语 Wolken"
“泥”字共有2个读音: [ní] [nì]
汉字 | 泥 |
---|---|
读音 | [ní][nì] |
注音 | ㄋㄧˊ|ㄋㄧˋ |
部首 | [氵] 三点水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5 |
异体字 | 䛏 坭 埿 ???? ???? ???? 泥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CE5 |
其它编码 | 五笔:inxn 仓颉:esp 郑码:vxrr 四角:37112 |
笔顺编码 | 44151335 |
笔顺笔画 | 丶丶一フ一ノノフ |
笔顺名称 | 点 点 提 横折 横 撇 撇 竖弯钩 |
[ní]
1.土和水混合成的东西。
2.像泥的东西:印泥。枣泥。
[nì]1.用灰、泥等涂塞:泥墙。泥炉膛。
2.死板;不灵活:拘泥。
基本字义
泥
ní ㄋㄧˊ
土和水合成的东西:泥巴。泥垢。泥浆。泥煤。泥淖(泥污的洼地)。泥泞。泥洼。像泥的东西:枣泥。山药泥。印泥(盖图章用的印色)。蒜泥。其它字义
泥
nì ㄋㄧˋ
涂抹:泥墙。泥缝儿(fèngr )。固执,死板:拘泥。泥古(拘泥古代的制度和说法,不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泥守。英语 mud, mire; earth, clay; plaster
德语 Futterbrei (S),Lehm, Ton (S),Pasta (S),Paste (S),Schlamm (S),einstampfen, entfleischen (V),Ni (Eig, Fam),hielt zurück, zurückgehal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