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越出分外。
⒉ 方言。犹格外。
⒊ 除此之外,另外。
⒈ 越出分外。
引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民俗》:“其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
⒉ 方言。犹格外。
引王汶石 《通红的煤》:“天气冻,后半夜了,有风,河水越外冷。”
⒊ 除此之外,另外。
引歧路灯 《第二三回》:“我送二十两,与尊翁老人家做件衣服。越外盘费三千。”
“越”字共有1个读音: [yuè]
汉字 | 越 |
---|---|
读音 | [yuè] |
注音 | ㄩㄝˋ |
部首 | [走] 走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5 |
异体字 | 䟠 趏 ???? ????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D8A |
其它编码 | 五笔:fhat|fhan 仓颉:goiv 郑码:bohz 四角:43805 |
笔顺编码 | 121213415534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丨一ノ丶一フフノ丶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横 竖 横 撇 捺 横 竖提 斜钩 撇 点 |
1.跨过(阻碍);跳过:越墙。翻山越岭。
2.不按照一般的次序;超出(范围):越级。越权。
3.(声音、情感)昂扬:激越。声音清越。
4.抢夺:杀人越货。
5.“越来越…”表示程度随着时间发展:天气越来越热了。
6.周朝国名,原来在今浙江东部,后来扩展到江苏、山东。
7.指浙江东部。
8.姓。
基本字义
越
yuè ㄩㄝˋ
度过,超出:越过。越冬。越级。越轨。越权。越境。越位。越狱。越俎代庖。声音、情感扬起,昂扬:激越。声音清越。表示程度加深:越发(更加)。越加。越快越好。消散:“精神劳则越”。失坠,坠落:陨越。“射其左。越于车下”。中国古民族名:百越(亦作“百粤”)。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后用作浙江省东部的别称:越剧。越凫楚乙(“乙”,燕子。喻对于同一事物,由于自身条件的局限而作出不同的判断)。姓。英语 exceed, go beyond; the more ...
德语 darüber hinweg steigen, überklettern, übersteigen (V)
“外”字共有1个读音: [wài]
汉字 | 外 |
---|---|
读音 | [wài] |
注音 | ㄨㄞˋ |
部首 | [夕] 夕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5 部外:2 |
异体字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916 |
其它编码 | 五笔:qhy 仓颉:niy 郑码:rsid 四角:23200 |
笔顺编码 | 35424 |
笔顺笔画 | ノフ丶丨丶 |
笔顺名称 | 撇 横撇/横钩 点 竖 点 |
1.外边;外边的。与“内”“里”相对:门外。外表。
2.关系疏远的;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外人。外乡。
3.指外国:对外贸易。外侨。
4.非原有的;非正式的:外加。外号。
5.称母亲、姐妹、女儿的亲属:外祖母。外甥。外孙。
基本字义
外
wài ㄨㄞˋ
与“内”、“里”相对:外边。外因。里应(yìng )外合。外行(háng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指“外国”:外域。外宾。外商。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外公。外婆。外甥。称岳父母:外父。外姑(岳母)。称丈夫: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关系疏远的:外人。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zhuàn )。传统戏剧角色名:外旦。外末。外净。英语 out, outside, external; foreign
德语 außerhalb, fre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