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玉饰的椽头。玉制的耳饰。借指女子。贵官的冠饰。
⒈ 玉饰的椽头。
引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駢密石与琅玕,齐玉璫与璧英。”
⒉ 玉制的耳饰。
引唐 李商隐 《夜思》诗:“寄恨一尺素,含情双玉璫。”
《新唐书·西域传上·泥婆罗》:“其君服珠、颇黎……耳金钩玉璫。”
清 周亮工 《海上昼梦亡姬成诗》之八:“众香国里水仙王,薜荔裳垂碧玉璫。”
⒊ 借指女子。
引唐 杜牧 《自宣州赴官入京题赠》诗:“梅花落径香繚绕,雪白玉璫花下行。”
⒋ 贵官的冠饰。
引《群音类选·月明和尚度柳翠》:“佐朝堂三纲一匡,显家声金章玉璫。”
⒈ 用玉装饰的椽头。
引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骈密石与琅玕,齐玉珰与璧英。」
⒉ 玉质的耳环。
引《新唐书·卷二二一·西域传上·泥婆罗传》:「耳金钩玉珰,佩宝伏突。」
唐·杜牧〈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归宣州因题赠〉诗:「梅花落径香缭绕,雪花玉珰花下行。」
“玉”字共有1个读音: [yù]
汉字 | 玉 |
---|---|
读音 | [yù] |
注音 | ㄩˋ |
部首 | [玉] 玉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5 部外:0 |
异体字 | 王 ????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389 |
其它编码 | 五笔:gyi 仓颉:mgi 郑码:cs 四角:10103 |
笔顺编码 | 11214 |
笔顺笔画 | 一一丨一丶 |
笔顺名称 | 横 横 竖 横 点 |
1.矿物,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体。化学成分是硅酸铝钠。硬度大。如白玉、墨玉、青玉、碧玉、和田玉、岫岩玉等,主要用作雕刻工艺美术品。
2.比喻洁白美丽:亭亭玉立。
3.敬辞。称对方的身体或行动:玉体。玉成。
基本字义
玉
yù ㄩˋ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玉石。玉器。玉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玉。金玉良言。玉不琢,不成器。美,尊贵的,敬辞:玉泉。玉液(美酒)。玉言。玉姿。玉照(敬称别人的照片)。玉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玉立。金科玉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姓。英语 jade, precious stone, gem
德语 Radikal Nr. 96 = Jade (alternativ auch 王 in anderen Zeichen benutzt) (S),Jade
“珰”字共有1个读音: [dāng]
汉字 | 珰 |
---|---|
读音 | [dāng] |
注音 | ㄉㄤ |
部首 | [王] 王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6 |
异体字 | 璫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璫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3F0 |
其它编码 | 五笔:givg 仓颉:mgfsm 郑码:ckxb 四角:19177 |
笔顺编码 | 1121243511 |
笔顺笔画 | 一一丨一丨丶ノフ一一 |
笔顺名称 | 横 横 竖 提 竖 点 撇 横折 横 横 |
1.妇女戴在耳垂上的一种装饰品。
2.指宦官。汉代宦官侍中、中常侍等的帽子上有黄金珰的装饰品。
基本字义
珰
(璫)
dāng ㄉㄤˉ
古代妇女戴在耳垂上的装饰品。中国汉代武职宦官帽子的装饰品,后借指宦官。屋椽头的装饰,即“瓦当”。英语 pendant ornaments, earr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