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游手光棍。
⒈ 游手光棍。
引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台省·按臣笞将领》:“武臣自总戎而下,即为副将及参将,体貌素崇,与司道同列,近来多黠卒及游棍滥居之,日以轻藐。”
潘漠华 《晚上》:“他现在是个酒鬼,而且又是个游棍了。”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二章第二节:“耆英 同样两面为难,他曾用‘匪徒滋扰’、‘无赖游棍造谣生事’等恶毒词句诬蔑民众抗 英 行动,到底不敢公开反对社学。”
无赖;流氓。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旁疑》:“你将前官香火院,停宿外方游棍,难道偏放过你?”
《天雨花》第二十回:“你这畜生,若果是箇游棍白丁,倒也情有可原。”
“棍”字共有2个读音: [gùn] [hùn]
汉字 | 棍 |
---|---|
读音 | [gùn][hùn] |
注音 | ㄍㄨㄣˋ|ㄏㄨㄣˋ |
部首 | [木] 木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8 |
异体字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8CD |
其它编码 | 五笔:sjxx 仓颉:dapp 郑码:fkrr 四角:46912 |
笔顺编码 | 123425111535 |
笔顺笔画 | 一丨ノ丶丨フ一一一フノフ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撇 点 竖 横折 横 横 横 竖提 撇 竖弯钩 |
[gùn]
1.棒:棍子。棍术。棍棒。木棍。铁棍。
2.称坏人:恶棍。赌棍。
[hùn]1.捆扎:“棍申椒与菌桂兮,赴江湖而沤之”。
2.古同“混”,混成。
基本字义
棍
gùn ㄍㄨㄣˋ
棒:棍子。棍术。棍棒。木棍。铁棍。称坏人:恶棍。赌棍。其它字义
棍
hùn ㄏㄨㄣˋ
捆扎:“棍申椒与菌桂兮,赴江湖而沤之”。古同“混”,混成。英语 stick, cudgel; scoundrel
德语 Prügel (S),Stock (S),legen, befestigen (V),Schurke, Halunke (S, vu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