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一次。
例亲一下孩子的脸蛋。
英one time; once;
⒈ 表示短暂的时间。
例灯一下又亮了。
英in a short while;
⒉ 突然间。
例天一下阴了下来。
英in one go; at a single stroke; all of a sudden;
⒈ 也说“一下子”。犹言一次,一回。
引《北齐书·陆法和传》:“又有人以牛试刀,一下而头断。”
《朱子语类》卷九四:“这物事,这机关,一下拨转后,卒乍拦他不住。”
《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地方大吏飞章入奏请帑,并请拣发知县十二员到工差遣委用。这一下子又把这老爷打在候补候选的里头挑上了。”
老舍 《正红旗下》五:“是的,姑母不喜欢一下子交出几吊钱来,一次买几样东西。”
巴金 《沉落》:“这一下巨步究竟是怎样跨过去的!这简直是一个令人不能相信的奇迹!”
⒉ 也说“一下子”。突然,指时间短暂或动作迅速。
引《朱子语类》卷九四:“忽然一下春来,各自发越条畅。”
《红楼梦》第三八回:“谁知那日一下子失了脚掉下去,几乎没淹死,好容易救上来了,到底叫那木钉把头磞破了。”
应修人 《旗子的故事》:“他们神不知鬼不觉的把 太平寨 四周围的山头都占领了,一下子山头上都插满了红旗。”
沙汀 《困兽记》二七:“她却忽然屏住呼吸,随又神经质的一下坐起来了。”
⒊ 也说“一下子”。用于动词之后,表示略微之意。
引巴金 《秋》一:“觉民 停了一下,忽然切齿地说:‘又是他们。’”
冰心 《寄小读者》二四:“席散后,我忽忆未效穿针乞巧故事,否则也在黑暗中撮弄她们一下,增些欢笑!”
⒈ 一次、一回,多指敲打或抚触。也作「一下子」。
引《北齐书·卷三二·陆法和传》:「又有人以牛试刀,一下而头断,来诣法和。」
《儒林外史·第三回》:「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
例如:「他打了我一下。」
⒉ 极短的时间或突然迅速的动作。元·杨显之也作「一下子 」。
引《酷寒亭·第一折》:「你若犯下事,可是我当直,我一下起你一层皮。」
例如:「稍等一下,经理马上就来了。」
⒊ 附于动词后面,有略微的意思。。也作「一下子」。
例如:「想一下」、「看一下」
英语(used after a verb) give it a go, to do (sth for a bit to give it a try), one time, once, in a while, all of a sudden, all at once
德语auf einmal, mit einem Mal (Adj), einmal (Adj), kurz (Adj), mal, ein bisschen (Adj), plötzlich, schlagartig (Adj), sofort (Adj)
法语une fois, tout d'un coup, subitement
“一”字共有1个读音: [yī]
汉字 | 一 |
---|---|
读音 | [yī] |
注音 | ㄧ |
部首 | [一] 一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 部外:0 |
异体字 | 壹 弌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4E00 |
其它编码 | 五笔:ggll 仓颉:m 郑码:a 四角:10000 |
笔顺编码 | 1 |
笔顺笔画 | 一 |
笔顺名称 | 横 |
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
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
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
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
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
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
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
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
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
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
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一
yī ㄧˉ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纯;专:专一。一心一意。 全;满:一生。一地水。 相同:一样。颜色不一。 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织。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一算。试一试。 乃;竞:一至于此。 部分联成整体:统一。整齐划一。 或者:一胜一负。 初次:一见如故。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英语 one; a, an; alone
德语 eins (1) (Num),Radikal Nr. 1 = eins (1),sobald (Adv)
“下”字共有1个读音: [xià]
汉字 | 下 |
---|---|
读音 | [xià] |
注音 | ㄒㄧㄚˋ |
部首 | [一] 一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3 部外:2 |
异体字 | 丅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4E0B |
其它编码 | 五笔:ghi 仓颉:my 郑码:aid 四角:10230 |
笔顺编码 | 124 |
笔顺笔画 | 一丨丶 |
笔顺名称 | 横 竖 点 |
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
2.等次或品级低的:下等。下级。下策。下品。
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为例。
4.向下面:下达。下行。
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下。部下。在党的领导下。在这种情况下。
6.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时下。节下。年下。
7.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
8.姓。
9.由高处到低处:下山。下楼。顺流而下。
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
11.发布;投递:下命令。下通知。下战书。
12.去;到(处所):下乡。下车间。下馆子。
13.退场:八一队的五号下,三号上。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
14.放入:下种。下面条。下本钱。下网捞鱼。
15.进行(棋类游艺或比赛):下围棋。咱们下两盘象棋吧!
16.卸除;取下:下装。把敌人的枪下了。把窗户下下来。
17.做出(言论、判断等):下结论。下批语。下定义。
18.低于;少于: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
19.用在“两、几”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下。就这么几下,你还要逞能?‖也说下子。
20.表示由高处到低处:坐下。躺下。传下一道命令。
21.表示有空间,能容纳:坐得下。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这间屋子太小,睡不下六个人。
2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打下基础。定下计策。准备下材料。
基本字义
下
xià ㄒㄧㄚˋ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下层。下款。 等级低的:下级。下品。下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 方面,方位:两下都同意。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卷。下次。下限。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下山。下车。下马。下达。 使降落:下半旗。下棋。 进入:下海。 投送:下书。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下班。下课。 谦辞:在下。下官。 颁布:下令。 攻克:攻下。 卸掉:下货。把他的枪下了。 用,投入精力:下工夫。 退让:争执不下。 做出判断:下结论。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下。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下”、“言下”;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下”、“年下”)。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下”、“培养下”;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下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下去”、“停下来”)。 少于:不下二百人。 动物生产:鸡下蛋。英语 under, underneath, below; down; inferior; bring down
德语 hinunter, hinab (V),unter (V),nächs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