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以郄视文的意思

qièshìwén

以郄视文


拼音yǐ qiè shì wén
注音一ˇ ㄑ一ㄝˋ ㄕˋ ㄨㄣˊ

繁体以郄視文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

以郄视文[ yǐ xì shì wén ]

⒈  从缝隙里看杂色文采。比喻见识浅陋狭隘。郄,通“隙”。

引证解释

⒈  从缝隙里看杂色文采。比喻见识浅陋狭隘。郄,通“隙”。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 仰天叹曰:‘夫子之为方也,若以管窥天,以郄视文。

越人(扁鹊 名)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

“以”字共有1个读音: [yǐ]  

以

汉字
读音[yǐ]
注音ㄧˇ
部首[人]  人字旁
笔画总笔画:4 部外:2
异体字 ???? 已 㠯 㕥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4EE5
其它编码五笔:nywy 仓颉:vio 郑码:zsod 四角:28700
笔顺编码5434
笔顺笔画フ丶ノ丶
笔顺名称 竖提 点 撇 点

“以”字的意思

1.用;拿:以少胜多。晓之以理。赠以鲜花。

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

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废言。

4.表示目的:以广视听。以待时机。

5.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广以深。

7.姓。

8.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县级以上。长江以南。五千以内。二十岁以下。

“以”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ǐ ㄧˇ

用,拿,把,将:以一当十。以苦为乐。以身作则。以邻为壑。以讹传讹。以往鉴来。依然,顺,按照:以时启闭。物以类聚。因为:以人废言。勿以善小而不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于(指时日):“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目的在于:以待时机。以儆效尤。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以求。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以前。以内。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以。得以。古同“已”,已经。太,甚:不以急乎?及,连及:富以其邻。

英语

by means of; thereby, therefore; consider as; in order to

德语 nehmen, gebrauchen; um zu, und auch ,Yi (Eig, Fam)

“郄”字共有2个读音: [qiè]   [xì]  

郄

汉字
读音[qiè][xì]
注音ㄑㄧㄝˋ|ㄒㄧˋ
部首[阝]  双耳刀
笔画总笔画:8 部外:6
异体字 ???? ???? 郤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90C4
其它编码五笔:qdcb|rdcb 仓颉:kinl 郑码:oszy 四角:47727
笔顺编码34135452
笔顺笔画ノ丶一ノフ丶フ丨
笔顺名称 撇 点 横 撇 撇折 点 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 竖

“郄”字的意思

[xì]

同“隙”。

[qiè]

姓。

“郄”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qiè ㄑㄧㄝˋ

 ◎ 姓。

其它字义

xì ㄒㄧˋ

 ◎ 古同“郤”,姓。

英语

surname

德语 Xi (Eig, Fam)

“视”字共有1个读音: [shì]  

视

汉字
读音[shì]
注音ㄕˋ
部首[见]  见字旁
笔画总笔画:8 部外:4
异体字 視 眂 眎 ???? ???? ????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9C6
其它编码五笔:pymq 仓颉:ifbhu 郑码:wslr 四角:37212
笔顺编码45242535
笔顺笔画丶フ丨丶丨フノフ
笔顺名称 点 横撇/横钩 竖 点 竖 横折 撇 竖弯钩

“视”字的意思

1.看:视力。视线。近视。熟视无睹。

2.看待:轻视。重视。藐视。一视同仁。

3.考察:视察。巡视。监视。

4.姓。

“视”字的基本解释

(視)

shì ㄕˋ

看:视觉。视力。视野。鄙视。注视。近视。视而不见。熟视无睹。 亲临某事:视事。视察。 看待:藐视。重视。等闲视之。 看望:探视。省(xǐng )视。 比照:“天子之卿受地视侯”。 古同“示”,表明。

英语 look at, inspect, observe, see

德语 anschauen (V)

“文”字共有1个读音: [wén]  

文

汉字
读音[wén]
注音ㄨㄣˊ
部首[文]  文字旁
笔画总笔画:4 部外:0
异体字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587
其它编码五笔:yygy 仓颉:yk 郑码:so 四角:00400
笔顺编码4134
笔顺笔画丶一ノ丶
笔顺名称 点 横 撇 捺

“文”字的意思

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文。英文。

2.文章:散文。议论文。

3.文言:半文半白。

4.指文科:文理分科。

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文职。文武双全。

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

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

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

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文身。文双颊。

10.文饰;掩饰:文过饰非。

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不值。

“文”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wén ㄨㄣˊ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 刺画花纹:文身。 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➊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➋ 错杂艳丽的色彩)。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文化。文物。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文质彬彬。 温和:文火。文静。文雅。 指非军事的: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文白间杂。 专指社会科学:文科。 掩饰:文过饰非。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文不名。 姓。

英语 literature, culture, writing

德语 Radikal Nr. 67 = Kultur, Literatur, Schrift (Sprachw)​,Sprache, Schrift, Lehre (S)​,Wen (Eig, Fam)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