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以前的事物或现象继续存在。
例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
英leave over; hand down;
⒈ 谓以前的事物或现象继续存在;留传下来。
引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旧史遗文,略不尽举” 唐 孔颖达 疏:“旧史已没,策书遗留,故曰遗文。”
《西游记》第三十回:“我父王不是马挣力战的江山,他本是祖宗遗留的社稷。”
骆宾基 《生与死》:“突然他发现身边汽车轮所遗留的轨迹,他迅速地爬起来。”
⒉ 犹遗嘱。参见“遗嘱”。
引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一折:“俺嫂嫂连梦交杂,水米不下,将亡化,只等孔目来家,有几句遗留话。”
元 杨梓 《霍光鬼谏》第三折:“我上天远入地近也,有几句遗留,听我説与你。”
⒈ 遗下、留下。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你父亲临终时节,遗留与我一纸合同文书,应有家私田产,都在这文书上。」
“遗”字共有1个读音: [yí]
汉字 | 遗 |
---|---|
读音 | [yí] |
注音 | ㄧˊ |
部首 | [辶] 走之旁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9 |
异体字 | 遺 ???? ???? ???? ???? ???? ???? ????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繁体字形 | 遺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057 |
其它编码 | 五笔:khgp 仓颉:ylmo 郑码:jilw 四角:35308 |
笔顺编码 | 251212534454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丨一丨フノ丶丶フ丶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竖 横折 撇 点 点 横折折撇 捺 |
[yí]
1.遗失。
2.遗失的东西:路不拾遗。
3.遗漏:遗忘。补遗。
4.留下:遗迹。遗憾。不遗余力。
5.专指死人留下的:遗容。遗嘱。遗著。
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遗矢。遗尿。遗精。
[wèi]赠与;送给:遗之千金。
基本字义
遗
(遺)
yí ㄧˊ
丢失:遗失。遗落。 漏掉:遗忘。遗漏。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遗。路不拾遗。 余,留:遗留。遗俗。遗闻。遗址。遗风。遗憾。遗老(➊经历世变的老人;➋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死人留下的:遗骨。遗言。遗嘱。 不自觉地排泄:遗尿。遗精。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遗传。 抛弃:遗弃。英语 lose; articles lost; omit
德语 hinterlassen, zurücklassen ,verlie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