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山野僧人。
⒉ 为僧人自谦之称。
⒈ 山野僧人。
引唐 张籍 《赠王秘书》诗:“身屈祗闻词客説,家贫多见野僧招。”
宋 吴聿 《观林诗话》卷二:“新成文刻在,往事野僧传。”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余二月出门,有野僧送行。”
⒉ 为僧人自谦之称。
引唐 皎然 《戏题》诗之一:“时人不解野僧意,归去溪头作鸟羣。”
“野”字共有1个读音: [yě]
汉字 | 野 |
---|---|
读音 | [yě] |
注音 | ㄧㄝˇ |
部首 | [里] 里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4 |
异体字 | 墅 㙒 埜 壄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1CE |
其它编码 | 五笔:jfcb|jfch 仓颉:wgnin 郑码:kbxi 四角:67122 |
笔顺编码 | 25112115452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一丨一一フ丶フ丨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横 竖 横 提 横撇/横钩 点 横撇/横钩 竖钩 |
1.野外:旷野。野地。野火。野战。
2.界限:视野。分野。
3.指不当政的地位(跟“朝”相对):下野。在野。
4.属性词。不是人工饲养或培植的(跟“家”相对):野兽。野兔。野菜。野花。野草。
5.蛮横不讲理;粗鲁没礼貌:野蛮。粗野。撒野。这人说话太野。
6.不受约束:野性。放了几天假,心都玩野了。
7.姓。
基本字义
野
yě ㄧㄝˇ
郊外,村外:野外。野景。野游。野趣。野餐。野战。四野。郊野。 界限,范围:分野。视野。 指不当政的地位,与“朝(cháo )”相对:朝野。下野。在野。野史。 不讲情理,没有礼貌:野蛮。粗野。 巨大而非分的欲望:野心。 不受约束:心玩儿野了。 不是人工驯养或栽培的(动物或植物):野生。野兽。野味。野花。野菜。英语 open country, field; wilderness
“僧”字共有1个读音: [sēng]
汉字 | 僧 |
---|---|
读音 | [sēng] |
注音 | ㄙㄥ |
部首 | [亻] 单人旁 |
笔画 | 总笔画:14 部外:12 |
异体字 | 僧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0E7 |
其它编码 | 五笔:wulj 仓颉:ocwa 郑码:nulk 四角:28266 |
笔顺编码 | 32432524312511 |
笔顺笔画 | ノ丨丶ノ丨フ丨丶ノ一丨フ一一 |
笔顺名称 | 撇 竖 点 撇 竖 横折 竖 点 撇 横 竖 横折 横 横 |
1.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和尚:僧人。僧衣。[僧伽之省,梵saṃgha]
2.姓。
基本字义
僧
sēng ㄙㄥˉ
◎ 佛教指出家修行的人,梵语“僧伽”的简称:僧侣。僧尼。僧人。僧众。僧俗。高僧。
英语 Buddhist priest, monk; san of Sanskrit sangha
德语 buddhistischer Priester (S, Buddh),Mönch (S),Buddhismus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