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代作战用的一种诈敌方法。即以车曳柴起尘,造成众军奔驰的假象,以迷惑敌人。
⒈ 古代作战用的一种诈敌方法。即以车曳柴起尘,造成众军奔驰的假象,以迷惑敌人。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狐毛 设二旆而退之。
引欒枝 使舆曳柴而伪遁, 楚 师驰之。”
杜预 注:“曳柴起尘,诈为众走。”
唐 刘禹锡 《望赋》:“审曳柴之虚警,破来鏑之先声。”
《新唐书·忠义传中·颜杲卿》:“即传檄 河 北,言王师二十万入 土门,遣 郭仲邕 领百骑为先锋,驰而南,曳柴扬尘,望者谓大军至。”
“曳”字共有1个读音: [yè]
汉字 | 曳 |
---|---|
读音 | [yè] |
注音 | ㄧㄝˋ |
部首 | [曰] 扁日旁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2 |
异体字 | 抴 拽 曵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6F3 |
其它编码 | 五笔:jxe|jnte 仓颉:lwp 郑码:kzm 四角:50006 |
笔顺编码 | 251153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一フノ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横 斜钩 撇 |
拖;拉;牵引:摇曳。曳光弹。弃甲曳兵。
基本字义
曳
yè ㄧㄝˋ
◎ 拉,牵引:曳引。曳扯。弃甲曳兵。
英语 trail, tow, drag, pull
德语 schleppen, Luftwiderstand (S),ziehen (V)
“柴”字共有1个读音: [chái]
汉字 | 柴 |
---|---|
读音 | [chái] |
注音 | ㄔㄞˊ |
部首 | [木] 木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6 |
异体字 | 祡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7F4 |
其它编码 | 五笔:hxsu 仓颉:ypd 郑码:iirf 四角:22904 |
笔顺编码 | 2121351234 |
笔顺笔画 | 丨一丨一ノフ一丨ノ丶 |
笔顺名称 | 竖 横 竖 提 撇 竖弯钩 横 竖 撇 捺 |
1.柴火:木柴。柴草。上山打柴。
2.干瘦;不松软;纤维多,不易嚼烂:这芹菜显得柴。酱肘子肥而不腻,瘦而不柴。
3.质量低或品质、能力差:这支笔刚用就坏,太柴了。他棋下得特柴。
4.姓。
柴
chái ㄔㄞˊ
烧火用的草木:柴草。柴火。柴门。火柴。木柴。 烧柴祭天:“柴于上帝”。 瘦,不松软:柴鸡。柴心。 姓。英语 firewood, faggots, fu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