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妖言:荒诞不经之言。用骗人的鬼话迷惑众人。
英win a following with strange doctrines; mislead the people with heresy;
⒈ 以妖异不经之言欺诳、煽惑众人。
引《魏书·刑罚志》:“其 延陵 法权 等所谓月光童子 刘景暉 者,妖言惑众,事在赦后,亦合死坐。”
后蜀 何光远 《鉴诫录·妖惑众》:“状若佯狂,妖言惑众。 蜀 之聋俗,莫不皈依。”
《红楼梦》第六七回:“世上这些妖言惑众的人,怎么没人治他一下子!”
郭沫若 《南冠草》第一幕:“近来有些奸细隐藏在和尚、道士里面,到处妖言惑众,妄想灭 清 复 明。”
⒈ 用怪诞的邪说去迷惑众人。
引《周书·卷五·武帝纪上》:「洛州民周共妖言惑众,假署将相,事发伏诛。」
《红楼梦·第六七回》:「世上这些妖言惑众的人怎么没人治他一下子。」
近诡辞欺世
“妖”字共有1个读音: [yāo]
汉字 | 妖 |
---|---|
读音 | [yāo] |
注音 | ㄧㄠ |
部首 | [女] 女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4 |
异体字 | 䄏 祅 訞 ???? ???? 姣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996 |
其它编码 | 五笔:vtdy 仓颉:vhk 郑码:zmmg 四角:42484 |
笔顺编码 | 5313134 |
笔顺笔画 | フノ一ノ一ノ丶 |
笔顺名称 | 撇点 撇 横 撇 横 撇 捺 |
1.妖怪:除妖。妖魔。妖精。
2.邪恶而迷惑人的:妖言。妖术。妖道。妖人。
3.装束奇特,作风不正派(多指女性):妖里妖气。
4.艳丽;妩媚:妖娆。妖冶。
基本字义
妖
yāo ㄧㄠˉ
迷信的人指异于常态而害人的东西:妖魔鬼怪。妖精(a.妖怪;b.喻姿色迷人的女子。“精”均读轻声)。妖氛。装束或神态不正派:妖里妖气。妖态。媚,艳丽:妖女。妖娆。妖艳。妖冶。妖妍。邪恶而迷惑人的:妖言。妖人。妖术。英语 strange, weird, supernatural
德语 Dämon, Gespenst, Teufel (S),aufreizend, bezaubernd, lasziv, liederlich, verhexend (Adj),boshaft, tückisch (Adj)
“言”字共有1个读音: [yán]
汉字 | 言 |
---|---|
读音 | [yán] |
注音 | ㄧㄢˊ |
部首 | [言] 言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0 |
异体字 | 䇾 訁 ???? ???? ???? 讠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A00 |
其它编码 | 五笔:yyyy 仓颉:ymmr 郑码:sa 四角:00601 |
笔顺编码 | 4111251 |
笔顺笔画 | 丶一一一丨フ一 |
笔顺名称 | 点 横 横 横 竖 横折 横 |
1.话:言语。语言。格言。诺言。发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
2.说:言之有理。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
4.姓。
基本字义
言
yán ㄧㄢˊ
讲,说: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说的话: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汉语的字: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语助词,无义: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姓。英语 words, speech; speak, say
德语 Wort, Wörter (S),sprechen (V),Yan (Eig, Fam),Radikal Nr. 149 = sprechen, sagen, Wort (Varianten: 讠, 訁)
“惑”字共有1个读音: [huò]
汉字 | 惑 |
---|---|
读音 | [huò] |
注音 | ㄏㄨㄛˋ |
部首 | [心] 心字底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8 |
异体字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0D1 |
其它编码 | 五笔:akgn 仓颉:imp 郑码:hmaw 四角:53330 |
笔顺编码 | 125115344544 |
笔顺笔画 | 一丨フ一一フノ丶丶フ丶丶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横折 横 提 斜钩 撇 点 点 斜钩 点 点 |
1.疑惑;迷惑:惶惑。大惑不解。智者不惑。
2.使迷惑:惑乱。惑人耳目。谣言惑众。
基本字义
惑
huò ㄏㄨㄛˋ
心疑不定,不明白对还是不对:疑惑。困惑。惶惑。智者不惑。使迷乱:迷惑。惑乱。惑人耳目。蛊惑人心。英语 confuse, mislead, baffle; dou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