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洋蜡烛。
⒈ 洋蜡烛。
引鲁迅 《彷徨·高老夫子》:“不多久,每一个桌角上都点起一枝细瘦的洋烛来,他们四人便入座了。”
巴金 《军长的心》:“军长掀开了雨布,推开了木板门,点燃了桌上的洋烛,马上又出来高声叫通讯员。”
⒈ 旧称外国传入的白色蜡烛。上下一样粗细,如短棍型,较当时我国传统使用的红烛来的干净、光度也强。
引《文明小史·第一四回》:「上海地方还有甚么自来火、电气灯,他的光头要抵得几十支洋烛。」
“洋”字共有1个读音: [yáng]
汉字 | 洋 |
---|---|
读音 | [yáng] |
注音 | ㄧㄤˊ |
部首 | [氵] 三点水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6 |
异体字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D0B |
其它编码 | 五笔:iudh|iuh 仓颉:etq 郑码:vuc 四角:38151 |
笔顺编码 | 441431112 |
笔顺笔画 | 丶丶一丶ノ一一一丨 |
笔顺名称 | 点 点 提 点 撇 横 横 横 竖 |
1.盛大;丰富:洋溢。
2.地球表面上被水覆盖的广大地方,约占地球面积的十分之七,分成四个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指外国;外国的:留洋。洋人。洋货。
4.现代化的(区别于“土”):洋办法。土洋结合。打扮得挺洋。
5.洋钱;银圆:大洋。小洋。罚洋一百元。
6.姓。
基本字义
洋
yáng ㄧㄤˊ
比海更大的水域:海洋。广大,众多,丰盛:洋溢。洋洋。指外国的,外国来的:洋人。洋货。洋为中用。指现代化的(区别于“土”):土洋结合。银元:大洋。洋钱。英语 ocean, sea; foreign; western
德语 ausländisch, fremd ,grosartig; unermesslich (Adj)
“烛”字共有1个读音: [zhú]
汉字 | 烛 |
---|---|
读音 | [zhú] |
注音 | ㄓㄨˊ |
部首 | [火] 火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6 |
异体字 | 燭 爞 曯 爥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燭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0DB |
其它编码 | 五笔:ojy 仓颉:flmi 郑码:uoi 四角:95836 |
笔顺编码 | 4334251214 |
笔顺笔画 | 丶ノノ丶丨フ一丨一丶 |
笔顺名称 | 点 撇 撇 点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点 |
1.蜡烛:火烛。花烛。
2.照亮;照见:火光烛天。洞烛其奸。
3.俗称灯泡的瓦数为烛数,如50烛的灯泡就是50瓦的灯泡。
基本字义
烛
(燭)
zhú ㄓㄨˊ
用线绳或苇子做中心,周围包上蜡油,点着取亮的东西(古代亦称“火炬”):蜡烛。花烛。烛光。烛泪。烛台。风烛残年。洞悉:洞烛其奸。灯泡瓦特数的俗称:十五烛的灯泡。英语 candle, taper; shine, illuminate
德语 Kerze (S),erleuchten (V),Zhu (Eig, F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