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充满;广泛传播。
例声名洋溢。
英full;
⒉ 水充溢流动。
英flowing;
⒊ 充分流露、显示。
例精力洋溢。
英suffuse;
⒋ 渗透着、弥漫、充满着。
英brim with; be permeated with;
⒈ 充满;广泛传播。
引《礼记·中庸》:“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説,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
汉 扬雄 《长杨赋》:“英华沉浮,洋溢八区。”
宋 苏轼 《贺提刑马宣德启》:“治行耸闻於中外,家声洋溢乎縉绅。”
清 刘大櫆 《送张福清序》:“今天下德化洋溢,率土咸宾。”
陈毅 《六国之行》诗:“声誉日洋溢,人民意志坚。”
⒉ 水充溢流动貌。
引三国 魏 阮籍 《东平赋》:“流潢餘溏,洋溢靡之。”
《法苑珠林》卷六三引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护 临涧徘徊,嘆曰:‘水若遂竭,吾将何资!’言终而清流洋溢,寻復盈涧。”
清 宣鼎 《夜雨秋灯三录·丁养虚》:“能以拳石筑小山……山巔悬瀑布一道,穿桥曲折泻落,承以磁盆,水流循环,昼夜不絶,有欲窃其机巧者,拔起观之,不得,仍置盆内,水止不流。经先生拨弄,依然洋溢。”
⒊ 充分流露、显示。
引清 钮琇 《觚賸·两大文章》:“李徵君 陈情辞职, 叶方伯 见危致命,忠孝之诚,洋溢楮墨。”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伊想着,猛然间站立起来了,擎上那非常圆满而精力洋溢的臂膊,向天打一个欠伸。”
⒈ 水满溢貌。
引《文选·张衡·南都赋》:「布濩漫汗,漭沆洋溢。」
⒉ 盛大而远播。
引《礼记·中庸》:「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
《文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群生霑濡,洋溢乎方外。」
英语brimming with, steeped in
德语überströmend , von etw. ganz erfüllt sein
法语déborder de, être plein de
“洋”字共有1个读音: [yáng]
汉字 | 洋 |
---|---|
读音 | [yáng] |
注音 | ㄧㄤˊ |
部首 | [氵] 三点水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6 |
异体字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D0B |
其它编码 | 五笔:iudh|iuh 仓颉:etq 郑码:vuc 四角:38151 |
笔顺编码 | 441431112 |
笔顺笔画 | 丶丶一丶ノ一一一丨 |
笔顺名称 | 点 点 提 点 撇 横 横 横 竖 |
1.盛大;丰富:洋溢。
2.地球表面上被水覆盖的广大地方,约占地球面积的十分之七,分成四个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指外国;外国的:留洋。洋人。洋货。
4.现代化的(区别于“土”):洋办法。土洋结合。打扮得挺洋。
5.洋钱;银圆:大洋。小洋。罚洋一百元。
6.姓。
基本字义
洋
yáng ㄧㄤˊ
比海更大的水域:海洋。广大,众多,丰盛:洋溢。洋洋。指外国的,外国来的:洋人。洋货。洋为中用。指现代化的(区别于“土”):土洋结合。银元:大洋。洋钱。英语 ocean, sea; foreign; western
德语 ausländisch, fremd ,grosartig; unermesslich (Adj)
“溢”字共有1个读音: [yì]
汉字 | 溢 |
---|---|
读音 | [yì] |
注音 | ㄧˋ |
部首 | [氵] 三点水 |
笔画 | 总笔画:13 部外:10 |
异体字 | 㳑 洫 益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EA2 |
其它编码 | 五笔:iuwl 仓颉:etct 郑码:vuol 四角:38112 |
笔顺编码 | 4414313425221 |
笔顺笔画 | 丶丶一丶ノ一ノ丶丨フ丨丨一 |
笔顺名称 | 点 点 提 点 撇 横 撇 点 竖 横折 竖 竖 横 |
1.充满而流出来:河水四溢。洋溢。
2.过分:溢美之词(过分夸奖的话)。
3.古又同“镒”。
基本字义
溢
yì ㄧˋ
充满而流出来:溢流。河水四溢。洋溢。充溢。溢于言表。过分:溢美。溢恶。溢誉。超出:溢出此数。古同“镒”,古代重量单位。英语 overflow, brim over; full
德语 überfließen, überflu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