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须弥山的意思

shān

须弥山


拼音xū mí shān
注音ㄒㄨ ㄇ一ˊ ㄕㄢ

繁体須彌山

词语解释

须弥山[ xū mí shān ]

⒈  梵语sumeru的译音。或译为须弥楼、修迷卢、苏迷卢等。有“妙高”、“妙光”、“安明”、“善积”诸义。原为古印度神话中的山名,后为佛教所采用,指一个小世界的中心。山顶为帝释天所居,山腰为四天王所居。四周有七山八海、四大部洲。

⒉  指喜马拉雅山。康有为有《望须弥山云飞因印度之亡感望故国闻西藏又割地矣》诗。

引证解释

⒈  梵语sumeru的译音。或译为 须弥楼、修迷卢、苏迷卢 等。有“妙高”、“妙光”、“安明”、“善积”诸义。原为古 印度 神话中的山名,后为佛教所采用,指一个小世界的中心。山顶为 帝释天 所居,山腰为四天王所居。四周有七山八海、四大部洲。

《释氏要览·界趣》:“《长阿含》并《起世因本经》等云:四洲地心,即 须弥山。此山有八山遶外,有大铁围山,周迴围绕,并一日月昼夜回转照四天下。”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释氏书言, 须弥山 南面有阎扶树,月过,树影入月中。”
《封神演义》第七三回:“非铜非铁又非钢,曾在 须弥山 下藏。”
清 昭槤 《啸亭续录·佛言须弥山》:“佛经言 须弥山 高数万由旬,日月绕山周行,为其峯影所蔽,遂分昼夜。”
亦省称“须弥”。 宋 苏轼 《观湖》诗之一:“须弥 有顶低垂日, 兜率 无根下戴鼇。”
清 姚鼐 《题<四更山吐月图>》诗:“环海世界中 须弥,光明隐蔽行两规。”

⒉  指 喜马拉雅山。康有为 有《望须弥山云飞因印度之亡感望故国闻西藏又割地矣》诗。

国语辞典

须弥山[ xū mí shān ]

⒈  山名。须弥,胡语音译,意译妙高。古印度宇宙观中,此山位居世界中央。山由东面白银,北面黄金,南面吠琉璃,西面颇胝迦四宝构成。山高八万四千由旬,山顶为帝释天居所。周围有七香海、七金山,第七金山外有铁围山所围绕的咸海,咸海之外为四大部洲,是佛教绘画中常见的题材。也译作「修迷楼」、「须弥楼」、「苏迷卢」。

“山”字共有1个读音: [shān]  

山

汉字
读音[shān]
注音ㄕㄢ
部首[山]  山字旁
笔画总笔画:3 部外:0
异体字 ???? ????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C71
其它编码五笔:mmmm 仓颉:u 郑码:ll 四角:22770
笔顺编码252
笔顺笔画丨フ丨
笔顺名称 竖 竖折/竖弯 竖

“山”字的意思

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

2.像山的东西:冰山。

3.蚕蔟:蚕上山了。

4.山墙:房山。

“山”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hān ㄕㄢˉ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形状像山的: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形容大声:山响。山呼万岁。姓。

英语 mountain, hill, peak

德语 Berg ,Radikal Nr. 46 = Berg, Gebirge (S)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