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鞾帕”。
⒉ 《后汉书·舆服志下》:“秦雄诸侯,乃加其武将首饰为绛袙,以表贵贱。”《旧唐书·李光弼传》:“苟事之不捷,继之以死。及是击贼,常纳短刀于靴中,有决死之志。”后因以“靴帕”借指武将戎服。
⒈ 亦作“鞾帕”。
引《后汉书·舆服志下》:“秦 雄诸侯,乃加其武将首饰为絳袙,以表贵贱。”
《旧唐书·李光弼传》:“苟事之不捷,继之以死。及是击贼,常纳短刀於靴中,有决死之志。”
后因以“靴帕”借指武将戎服。 清 施何牧 《效诸将》诗之一:“有俟絃歌工化俗,且将鞾帕学论兵。”
“帕”字共有1个读音: [pà]
汉字 | 帕 |
---|---|
读音 | [pà] |
注音 | ㄆㄚˋ |
部首 | [巾] 巾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5 |
异体字 | 帊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E15 |
其它编码 | 五笔:mhrg 仓颉:lbha 郑码:link 四角:46202 |
笔顺编码 | 25232511 |
笔顺笔画 | 丨フ丨ノ丨フ一一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钩 竖 撇 竖 横折 横 横 |
1.用来擦手擦脸的纺织品,多为方形:手帕。
2.帕斯卡的简称。物体每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牛时,压强就是1帕。
基本字义
帕
pà ㄆㄚˋ
◎ 包头或擦手、脸用的布或绸,多为方形:首帕。手帕。
英语 turban, kerchief, veil; wrap
德语 Schnupftuch, Taschentuch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