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汉书·叙传上》:“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英imitate sb.in certain particulars; imitate sb.slavishly and lose one's own originality;
⒈ 亦省作“学步”。
引《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 寿陵 餘子之学行於 邯郸 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成玄英 疏:“赵 都之地,其俗能行,故 燕国 少年,远来学步。”
《汉书·叙传上》作“学步於 邯郸。”后用“学步邯郸”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固有的技能。 《周书·艺术传·赵文深》:“及平 江陵 之后, 王褒 入关,贵游等翕然并学 褒 书。 文深 之书,遂被遐弃。 文深 慙恨,形於言色。后知好尚难反,亦攻习 褒 书,然竟无所成,转被讥议,谓之学步 邯郸 焉。”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右丞诗用字》:“岂止学步 邯郸,效顰 西子,乃是丑妇生疮,雪上再霜也。”
南朝 宋 鲍照 《侍郎报满辞阁疏》:“画虎既败,学步无成。”
唐 李绅 《州中小饮别牛相》诗:“耻矜学步貽身患,岂慕醒狂躡祸阶。”
裘廷梁 《论白话为维新之本》:“效顰以为工,学步以为巧。”
⒈ 比喻仿效他人,未能成就,反而失却自己本来的面目。参见「邯郸学步」条。
引晋·桓玄〈与释慧远书劝罢道〉:「今世道士,虽外毁仪容,而心过俗人,所谓道俗之际,可谓学步邯郸,匍匐而归。」
《周书·卷四·十七·艺术传·赵文深传》:「后知好尚难反,亦攻习褒书,然竟无所成,转被讥议,谓之学步邯郸焉。」
“学”字共有1个读音: [xué]
汉字 | 学 |
---|---|
读音 | [xué] |
注音 | ㄒㄩㄝˊ |
部首 | [子] 子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5 |
异体字 | 學 斈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繁体字形 | 學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B66 |
其它编码 | 五笔:ipbf 仓颉:fbnd 郑码:vdwy 四角:90407 |
笔顺编码 | 44345521 |
笔顺笔画 | 丶丶ノ丶フフ丨一 |
笔顺名称 | 点 点 撇 点 横撇/横钩 横撇/横钩 竖钩 横 |
1.学习:学技术。勤工俭学。我跟着他学了许多知识。
2.模仿:他学杜鹃叫,学得很像。
3.学问:治学。才疏学浅。博学多能。
4.指学科:数学。物理学。政治经济学。
5.学校:小学。大学。上学。
6.姓。
学
(學)
xué ㄒㄩㄝˊ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学生。学徒。学习。学业。学友。学者。学阀。学制。学历。学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 传授知识的地方:学校(简称“学”或“校”)。学院。学府。中学。大学。上学。 掌握的知识:学问(简称“学”)。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学位。学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学。治学。学识。博学多才。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学说。哲学。数学。小学(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英语 learning, knowledge; school
德语 lernen, studieren (V),Lehre, Fachgebiet (S),-logie
“步”字共有1个读音: [bù]
汉字 | 步 |
---|---|
读音 | [bù] |
注音 | ㄅㄨˋ |
部首 | [止] 止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3 |
异体字 | 埠 歨 ???? ???? ???? 歩 踄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B65 |
其它编码 | 五笔:hir|hhr 仓颉:ylmh 郑码:iiko 四角:21201 |
笔顺编码 | 2121233 |
笔顺笔画 | 丨一丨一丨ノノ |
笔顺名称 | 竖 横 竖 横 竖 撇 撇 |
1.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脚步:正步。跑步。寸步难移。走了一步棋。
2.阶段:初步。事情一步比一步顺利。
3.地步;境地:不幸落到这一步。
4.旧制长度单位,1步等于5尺。
5.用脚走:步入会场。亦步亦趋。
6.踩;踏:步人后尘。
7.用脚步等量地:步一步这块地够不够三亩。
8.姓。
9.同“埠”(多用于地名):盐步。禄步。炭步(都在广东)。
步
bù ㄅㄨˋ
行走:步兵。步行(xíng )。徒步。信步。闲步。固步自封。望而却步。 踏着别人的足迹走,追随:步韵。步其后尘。步武前贤。 行走时两脚的距离:步伐。步测。寸步难行。 事情进行的程序、阶段、程度:步骤。初步。 中国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 同“埠”,多用于地名。 姓。英语 step, pace; walk, stroll
德语 Schritt, Gang (Arch)
“邯”字共有1个读音: [hán]
汉字 | 邯 |
---|---|
读音 | [hán] |
注音 | ㄏㄢˊ |
部首 | [阝] 双耳刀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5 |
异体字 |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0AF |
其它编码 | 五笔:afbh|fbh 仓颉:tmnl 郑码:eby 四角:47727 |
笔顺编码 | 1221152 |
笔顺笔画 | 一丨丨一一フ丨 |
笔顺名称 | 横 竖 竖 横 横 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 竖 |
邯郸(Hándān),地名,在河北。
基本字义
邯
hán ㄏㄢˊ
◎ 〔邯郸〕地名,在中国河北省。
英语 city in Hebei province; various
德语 altertümlicher Ortsname in der Provinz Hebei (Eig, Geo)
“郸”字共有1个读音: [dān]
汉字 | 郸 |
---|---|
读音 | [dān] |
注音 | ㄉㄢ |
部首 | [阝] 双耳刀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8 |
异体字 | 鄲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鄲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0F8 |
其它编码 | 五笔:ujfb 仓颉:cjnl 郑码:udey 四角:87527 |
笔顺编码 | 4325111252 |
笔顺笔画 | 丶ノ丨フ一一一丨フ丨 |
笔顺名称 | 点 撇 竖 横折 横 横 横 竖 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 竖 |
1.郸城(Dānchéng),地名,在河南。
2.姓。
基本字义
郸
(鄲)
dān ㄉㄢˉ
〔郸城〕地名,在中国河南省。(鄲)英语 county in Hebei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