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熊和罴。皆为猛兽。因以喻勇士或雄师劲旅。
⒉ 指生男之兆。语本《诗·小雅·斯干》:“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
⒊ 指帝王得贤辅。典出《史记·齐太公世家》:“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载与俱归,立为师。”西伯,指周文王。
⒋ 比喻贪残的人。
⒈ 熊和罴。皆为猛兽。因以喻勇士或雄师劲旅。
引《书·牧誓》:“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羆。”
《书·康王之诰》:“则亦有熊羆之士,不二心之臣,保乂王家。”
唐 杨炯 《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胜残去杀,上冯宗庙之威;禁暴戢姦,下藉熊羆之用。”
元 朱守谅 《秋夜偶成》诗:“暂止熊羆消大暑,秋深云合殄妖氛。”
黄燮清 《黄天荡怀古》诗:“八千劲旅走熊羆,曾断 金 人十万师。”
⒉ 指生男之兆。
引语本《诗·小雅·斯干》:“大人占之,维熊维羆,男子之祥。”
《三国志·魏志·高柔传》:“而顷皇子连多夭逝,熊羆之祥,又未感应羣下之心,莫不悒戚。”
唐 李群玉 《哭小女痴儿》诗:“平生未省梦熊羆,稚女如花坠晓枝。”
明 谢谠 《四喜记·大宋毕姻》:“更须夸兰玉祥开,何必虑熊羆占缓。”
⒊ 西伯,指 周文王。
引典出《史记·齐太公世家》:“西伯 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羆,所获霸王之辅’。於是 周 西伯 猎,果遇 太公 於 渭 之阳,与语大説……载与俱归,立为师。”
唐 杜甫 《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燕王 买骏骨, 渭老 得熊羆。”
宋 王安石 《送郓州知府宋谏议》诗:“舟檝 商巖 命,熊羆 渭水 占。”
⒋ 比喻贪残的人。
引《楚辞·刘向<九叹·愍命>》:“麒麟奔于九皋兮,熊羆羣而逸囿。”
王逸 注:“熊羆,猛兽,以喻贪残也。”
⒈ 熊和罴。
引《书经·禹贡》:「熊罴狐狸,织皮。」
唐·柳宗元〈钴鉧潭西小邱记〉:「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⒉ 比喻勇士或军队。
引唐·杨烱〈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胜残去杀,上凭宗庙之威;禁 暴戢奸,下藉熊罴之用。」
⒊ 比喻辅君的贤臣。
引唐·杜甫〈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燕王买骏骨,渭老得熊罴。」
宋·王安石〈送郓州知府宋谏议〉诗:「舟楫商岩命,熊罴渭水占。」
“熊”字共有1个读音: [xióng]
汉字 | 熊 |
---|---|
读音 | [xióng] |
注音 | ㄒㄩㄥˊ |
部首 | [灬] 四点水 |
笔画 | 总笔画:14 部外:10 |
异体字 | 熋 能 ???? ???? ???? 㷱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18A |
其它编码 | 五笔:cexo 仓颉:ipf 郑码:zsru 四角:22331 |
笔顺编码 | 54251135354444 |
笔顺笔画 | フ丶丨フ一一ノフノフ丶丶丶丶 |
笔顺名称 | 撇折 点 竖 横折钩 横 横 撇 竖弯钩 撇 竖弯钩 点 点 点 点 |
1.哺乳动物,头大,尾巴短,四肢短而粗,脚掌大,趾端有带钩的爪,能爬树。主要吃动物性食物,也吃水果、坚果等。种类很多,如棕熊、马来熊、黑熊。有的地区叫熊瞎子。
2.(Xióng)姓。
3.斥责:挨熊。熊了他一顿。
4.怯懦;能力低下:你也真熊,一上阵就败了下来。
基本字义
熊
xióng ㄒㄩㄥˊ
哺乳动物,体大,尾短,四肢短而粗,脚掌大,能直立行走,也能攀树,种类很多,有“棕熊”、“白熊”、“黑熊”等:狗熊(即“黑熊”)。熊掌。熊白(熊背上的脂肪,白色,珍贵食品)。熊胆(熊的胆,可入药)。熊包(喻无能的人,废物)。方言,指斥责:挨了一顿熊。姓。英语 a bear; brilliant; bright; surname
德语 Bär (S),Xiong (Eig, Fam)
“罴”字共有1个读音: [pí]
汉字 | 罴 |
---|---|
读音 | [pí] |
注音 | ㄆㄧˊ |
部首 | [罒] 四字头 |
笔画 | 总笔画:14 部外:9 |
异体字 | 羆 |
字形结构 | 上中下结构 |
繁体字形 | 羆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F74 |
其它编码 | 五笔:lfco 仓颉:wlgif 郑码:lkzu 四角:60333 |
笔顺编码 | 25221121544444 |
笔顺笔画 | 丨フ丨丨一一丨一フ丶丶丶丶丶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竖 竖 横 横 竖 横 撇折 点 点 点 点 点 |
熊的一种。即棕熊。
基本字义
罴
(羆)
pí ㄆㄧˊ
◎ 熊的一种,即棕熊,又叫马熊,毛棕褐色,能爬树,会游泳。
英语 brown bear, ursus arctos
德语 Braunbär (lat: Ursus arctos) (S, B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