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谓臣民心在朝廷,关心国事。魏阙,古代天子和诸侯宫外的楼观,其下悬布法令,因以代称朝廷。
⒈ 亦作“心驰魏闕”、“心瞻魏闕”。
引《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
三国 魏 阮籍 《达庄论》:“故 公孟季子 衣绣而见, 墨子 弗攻; 中山 子牟 心在魏闕,而 詹子 不距。”
宋 陆游 《会庆节贺表》之一:“敛时百福,享国万年。臣迹滞遐陬,心驰魏闕。”
明 张景 《飞丸记·盟寻泉石》:“心瞻魏闕常意悬,游鱼恋饵吞线。卸朝韀被髮何年?名山五岳游遍。”
⒈ 魏阙,古代宫门外的楼观,其下两旁悬布法令,因用以代称朝廷。语本心在魏阙指不论身在何处,仍关心国事。也作「心瞻魏阙」、「心驰魏阙」、「心存魏阙」。
引《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
“心”字共有1个读音: [xīn]
汉字 | 心 |
---|---|
读音 | [xīn] |
注音 | ㄒㄧㄣ |
部首 | [心] 心字底 |
笔画 | 总笔画:4 部外:0 |
异体字 | 忄 㣺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FC3 |
其它编码 | 五笔:nyny 仓颉:p 郑码:wz 四角:33000 |
笔顺编码 | 4544 |
笔顺笔画 | 丶フ丶丶 |
笔顺名称 | 点 斜钩 点 点 |
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
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
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
4.二十八宿之一。
5.姓。
心
xīn ㄒㄧㄣˉ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心包。心律。心衰。心悸。 中央,枢纽,主要的:心腹。中心。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旷神怡。人心惟危。英语 heart; mind, intelligence; soul
德语 Radikal Nr. 61 = Herz (S)
“在”字共有1个读音: [zài]
汉字 | 在 |
---|---|
读音 | [zài] |
注音 | ㄗㄞˋ |
部首 | [土] 提土旁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3 |
异体字 | 扗 ???? ???? ????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728 |
其它编码 | 五笔:dhfd 仓颉:klg 郑码:gdib 四角:40214 |
笔顺编码 | 132121 |
笔顺笔画 | 一ノ丨一丨一 |
笔顺名称 | 横 撇 竖 横 竖 横 |
1.存在;生存:精神永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父母都在。
2.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我今天晚上不在厂里。你的钢笔在桌子上呢。
3.留在:在职。在位。
4.参加(某团体);属于(某团体):在党。在组织。
5.在于;决定于:事在人为。学习好,主要在自己努力。
6.“在”和“所”连用,表示强调,下面多连“不”:在所不辞。在所不惜。在所不计。在所难免。
7.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条件等:事情发生在去年。在礼堂开会。这件事在方式上还可以研究。在他的帮助下,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8.正在:风在刮,雨在下。姐姐在做功课。
基本字义
在
zài ㄗㄞˋ
存,居:存在。健在。青春长在。存留于某地点:在家。在职。在位。关于某方面,指出着重点:在于(a.指出事物的本质所在,或指出事物以什么为内容;b.决定于)。在乎。事在人为。表示动作的进行:他在种地。介词,表示事情的时间、地点、情形、范围等:在逃。在望。在握。在理。在朝(cháo )。在野。在世。和“所”连用,表示强调:在所不辞。无所不在。英语 be at, in, on; consist in, rest
德语 sich befinden in, an, auf, bei (V),Partikel (gerade ablaufende Handlung)
“魏”字共有1个读音: [wèi]
汉字 | 魏 |
---|---|
读音 | [wèi] |
注音 | ㄨㄟˋ |
部首 | [鬼] 鬼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7 部外:8 |
异体字 | 巍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B4F |
其它编码 | 五笔:tvrc 仓颉:hvhui 郑码:mfzn 四角:26413 |
笔顺编码 | 31234531325113554 |
笔顺笔画 | ノ一丨ノ丶フノ一ノ丨フ一一ノフフ丶 |
笔顺名称 | 撇 横 竖 撇 点 撇点 撇 横 撇 竖 横折 横 横 撇 竖弯钩 撇折 点 |
1.周朝国名(前403—前225)。战国七雄之一。在今河南北部、山西西南部,为秦所灭。
2.朝代名。1.三国之一(220—265)。与吴、蜀并立。曹操子曹丕所建。占有黄河流域、淮河流域等地区,建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为晋所灭。2.北朝之一(386—534)。鲜卑族拓跋珪所建。公元398年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公元439年统一北方,公元494年迁都洛阳,史称北魏,又称后魏、拓跋魏、元魏。后分裂为东魏(534—550)、西魏(535—556)。东魏为北齐所灭,西魏为北周所灭。
基本字义
魏
wèi ㄨㄟˋ
古代宫门上的楼台:魏阙(古代宫门上所建的巍然高出的台阙,因下边两旁有悬布法令的地方,所以亦用来代指朝廷)。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北部、陕西省东部、山西省西南部和河北省南部等地。中国历史上的三国之一。中国历史上的北朝之一:北魏。魏碑(北朝碑刻的统称)。姓。英语 kingdom of Wei; surname
德语 Wei (Eig, Fam),Staat Wei. Existierte zur Zeit der Streitenden Reiche in China. Sein Territorium befand sich zwischen den Staaten Qin und Qi und umschloss die heutigen Provinzen Hebei, Henan, Shanxi und Shandong. Nachdem König Hui die Hauptstadt von Anyi nach Daliang (heutiges Kaifeng) verlegt hatte, nannte man den Staat auch Liang.
“阙”字共有2个读音: [quē] [què]
汉字 | 阙 |
---|---|
读音 | [quē][què] |
注音 | ㄑㄩㄝ|ㄑㄩㄝˋ |
部首 | [门] 门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3 部外:10 |
异体字 | 闕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繁体字形 | 闕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619 |
其它编码 | 五笔:uubw 仓颉:lstuo 郑码:tlzr 四角:37482 |
笔顺编码 | 4254315233534 |
笔顺笔画 | 丶丨フ丶ノ一フ丨ノノフノ丶 |
笔顺名称 | 点 竖 横折钩 点 撇 横 竖折/竖弯 竖 撇 撇 横撇/横钩 撇 点 |
[quē]
1.过失;疏失:衮职有阙。
2.同“缺”。
[què]1.古代皇宫大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泛指帝王的住所:宫阙。伏阙(跪在宫门前)。
2.神庙、陵墓前竖立的石雕。
3.姓。
基本字义
阙
(闕)
quē ㄑㄩㄝ
古代用作“缺”字。空缺:尚付阙阙。有怀疑的事情暂时不下断语,留待查考:阙疑。过错:阙失。姓。其它字义
阙
(闕)
què ㄑㄩㄝˋ
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宫阙。皇帝居处,借指朝廷:阙下。“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京城,宫殿:“城阙辅三秦”。陵墓前两边的石牌坊:墓阙。英语 watch tower; palace
德语 Mangel, Manko (S),Unzulänglichkeit (S),Que (Eig, Fam),Wachturm über dem Stadttor (S),Fehler (S),Kaiserstadt (S),Palasttor (S),Reichsstadt (S),kaiserlich (Adj),Que (Eig, Fam),Mangel (S),abnehmen (V),fehlen (V),gebraucht wie 缺 ,unzureich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