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新民报的意思

xīnmínbào

新民报


拼音xīn mín bào
注音ㄒ一ㄣ ㄇ一ㄣˊ ㄅㄠˋ

繁体新民報

词语解释

新民报(新民報)[ xīn mín bào ]

⒈  1929年9月创刊于南京。先后出南京、重庆、成都、上海、北平(今北京)等版,有八个日、晚刊。抗战胜利后,总管理处设于南京,罗承烈任总主笔,赵超构任副总主笔。因主张和平民主,反对内战,被迫停刊。建国后,上海《新民报晚刊》继续出版,1958年起改名《新民晚报》。

⒉  抗日战争时期华北伪政权机关报。1938年1月创刊于北平,1944年4月停刊。

“新”字共有1个读音: [xīn]  

新

汉字
读音[xīn]
注音ㄒㄧㄣ
部首[斤]  斤字旁
笔画总笔画:13 部外:9
异体字 ???? ???? ???? ???? ???? 薪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5B0
其它编码五笔:usrh 仓颉:ydhml 郑码:sufp 四角:02921
笔顺编码4143112343312
笔顺笔画丶一丶ノ一一丨ノ丶ノノ一丨
笔顺名称 点 横 点 撇 横 横 竖钩 撇 点 撇 撇 横 竖

“新”字的意思

1.刚出现的或刚经验到的(跟“旧、老”相对):新风气。新品种。新的工作岗位。

2.性质上改变得更好的(跟“旧”相对):新社会。新文艺。粉刷一新。

3.使变成新的:改过自新。一新耳目。

4.没有用过的(跟“旧”相对):新笔。新锄头。这套衣服是全新的。

5.指新的人或事物:尝新。以老带新。花样翻新。推陈出新。

6.结婚的或结婚不久的:新女婿。新媳妇。

7.新近;刚:我是新来的。这几本书是新买的。

8.姓。

“新”字的基本解释

xīn ㄒㄧㄣˉ

刚有的,刚经验到的;初始的,没有用过的,与“旧”、“老”相对:新生。新鲜。新奇。新贵。新绿。新星。新秀。新闻。新陈代谢。 性质改变得更好,与“旧”相对:改过自新。推陈出新。 不久以前,刚才:新近。 表示一种有异于旧质的状态和性质:新时代。新社会。新观念。新思维。 称结婚时的人或物:新娘。新郎。新房。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 姓。

英语 new, recent, fresh, modern

德语 neu (Adj)

“民”字共有1个读音: [mín]  

民

汉字
读音[mín]
注音ㄇㄧㄣˊ
部首[乛]  横钩
笔画总笔画:5 部外:4
异体字 ???? ????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C11
其它编码五笔:nav 仓颉:rvp 郑码:yybh 四角:77747
笔顺编码51515
笔顺笔画フ一フ一フ
笔顺名称 横折 横 竖提 横 斜钩

“民”字的意思

1.人民:国泰民安。为民除害。

2.指某种人:藏民。回民。农民。渔民。牧民。居民。侨民。

3.民间的:民歌。民谣。

4.非军人;非军事的:拥军爱民。民航。民用。

5.姓。

“民”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mín ㄇㄧㄣˊ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 指人或人群:居民。民族。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 某族的人:汉民。回民。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民。渔民。 非军事的:民品。民航。 同“苠”。

英语 people, subjects, citizens

德语 Bevölkerung (S)​,Volk (S)​,volkstümlich (Adj)​,zivil (Adj)

“报”字共有1个读音: [bào]  

报

汉字
读音[bào]
注音ㄅㄠˋ
部首[扌]  提手旁
笔画总笔画:7 部外:4
异体字 報 ???? ???? ????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2A5
其它编码五笔:rbcy 仓颉:qsle 郑码:dyxs 四角:57047
笔顺编码1215254
笔顺笔画一丨一フ丨フ丶
笔顺名称 横 竖钩 提 横折钩 竖 横撇/横钩 捺

“报”字的意思

1.传达;告诉:报告。报名。

2.传达新闻、消息的文字或信号:报纸。捷报。电报。

3.某些刊物:周报。学报。

4.报答;报复:报恩。报仇。报应。

“报”字的基本解释

(報)

bào ㄅㄠˋ

传达,告知:报告。报喜。报捷。报考。报请(用书面报告向上级请示)。报废。 传达消息和言论的文件、信号或出版物:简报(文字较短、内容简略的书面报告,印发给有关部门)。电报。情报。晚报。画报。报端。 回答:报答。报恩。报仇。报国(报效祖国)。报酬。 由于做了坏事而受到惩罚:报应。

英语 report, tell, announce

德语 melden (V)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