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腥风血雨的意思

xīngfēngxuè

腥风血雨


拼音xīng fēng xuè yǔ
注音ㄒ一ㄥ ㄈㄥ ㄒㄩㄝˋ ㄩˇ

繁体腥風血雨
词性名词 成语

词语解释

腥风血雨[ xīng fēng xuè yǔ ]

⒈  腥气随风飘荡,血溅得像下雨一样,常用来形容残酷的屠杀。也称“血雨腥风”

reactionary reign of terror;

引证解释

⒈  刮着腥味的风,下着如血的雨。比喻残酷的战乱和屠杀或极其险恶的局势。

清 陈天华 《警世钟》:“腥风血雨难为我,好个江山忍送人。”
梁启超 《劫灰梦·独啸》:“俺曾见素衣豆粥陪鑾驾,俺曾见腥风血雨冬和夏。”
杨朔 《东风第一枝·历史的指针》:“不错, 朝鲜 人民的性格就像 金刚山 一样:壮丽、雄伟,而又刚强,任凭腥风血雨,也不能把它沾污。”
袁鹰 《悲欢·深深的怀念》:“在那个腥风血雨的黑暗年月,当地群众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偷偷地把烈士们的遗体掩埋起来。”

国语辞典

腥风血雨[ xīng fēng xiè yǔ ]

⒈  形容杀戮的惨酷。也作「血浪腥风@@@血雨腥风」。

如:「独裁者上台之后,便整肃异己,掀起一片腥风血雨。」

“腥”字共有1个读音: [xīng]  

腥

汉字
读音[xīng]
注音ㄒㄧㄥ
部首[月]  月字旁
笔画总笔画:13 部外:9
异体字 胜 ????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165
其它编码五笔:ejtg 仓颉:bahm 郑码:qkmc 四角:76215
笔顺编码3511251131121
笔顺笔画ノフ一一丨フ一一ノ一一丨一
笔顺名称 撇 横折钩 横 横 竖 横折 横 横 撇 横 横 竖 横

“腥”字的意思

1.本指生肉,现指肉类鱼类等食物:荤腥。

2.鱼虾等的难闻的气味:放些料酒去去腥。

3.有腥气:这鱼做得有点腥。

“腥”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xīng ㄒㄧㄥˉ

像鱼的气味:腥气。血腥。腥膻。腥秽。腥臭。腥臊。腥风血雨。鱼或肉一类的食品:荤腥。生肉:“君赐腥,必熟而蔫之”。

英语 raw meat; rank, strong-smelling

德语 trüb

“风”字共有2个读音: [fēng]   [fěng]  

风

汉字
读音[fēng][fěng]
注音ㄈㄥ|ㄈㄥˇ
部首[风]  风字旁
笔画总笔画:4 部外:0
异体字 風 飌 凨 凬 凮 ???? ???? ???? ???? ???? ???? ???? ????
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98CE
其它编码五笔:mqi|wri 仓颉:hnk 郑码:qdos 四角:77210
笔顺编码3534
笔顺笔画ノフノ丶
笔顺名称 撇 横折弯钩/横斜钩 撇 点

“风”字的意思

[fēng]

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

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

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

8.姓。

[fěng]

古同“讽”,讽刺。

“风”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風)

fēng ㄈㄥˉ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消息,传闻:风传(chuán )(传闻)。闻风而动。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 姓。

其它字义

(風)

fěng ㄈㄥˇ

 ◎ 古同“讽”,讽刺。

英语 wind; air; manners, atmosphere

德语 Wind (Met)​,Radikal Nr. 182 = Wind (Sprachw)

“血”字共有2个读音: [xiě]   [xuè]  

血

汉字
读音[xiě][xuè]
注音ㄒㄧㄝˇ|ㄒㄩㄝˋ
部首[血]  血字旁
笔画总笔画:6 部外:0
异体字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840
其它编码五笔:tld 仓颉:hbt 郑码:mlka 四角:27102
笔顺编码325221
笔顺笔画ノ丨フ丨丨一
笔顺名称 撇 竖 横折 竖 竖 横

“血”字的意思

[xuè]

1.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红色,有腥气,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作用是把养分和激素输送给体内各个组织,收集废物送到排泄器官,调节体温和抵御病菌等。也叫血液。

2.有血统关系的:血亲。血缘。

3.比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

4.指月经。

5.姓。

[xiě]

义同“血”(xuè):流了一点血。吐了两口血。

“血”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xuè ㄒㄩㄝˋ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血型。血脂。血压。血糖。血迹。血汗。血泪。血洗。血书。血雨腥风。血海深仇。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血统。血缘。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方刚。

其它字义

xiě ㄒㄧㄝˇ

 ◎ 义同“血”(xuè),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英语 blood; radical number 143

德语 Blut (S)​,Blut (S)​,blutig (Adj)​,Radikal Nr. 143 = Blut

“雨”字共有2个读音: [yǔ]   [yù]  

雨

汉字
读音[yǔ][yù]
注音ㄩˇ|ㄩˋ
部首[雨]  雨字旁
笔画总笔画:8 部外:0
异体字 㲾 ???? ???? ???? ???? ????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96E8
其它编码五笔:fghy 仓颉:mlby 郑码:fv 四角:10227
笔顺编码12524444
笔顺笔画一丨フ丨丶丶丶丶
笔顺名称 横 竖 横折钩 竖 点 点 点 点

“雨”字的意思

[yǔ]

水蒸气升到空中遇冷凝成云,云里的小水滴增大到不能浮悬在空中时,就下降成雨。

[yù]

古指下(雨、雪等):雨雪(下雪)。雨粟。

“雨”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ǔ ㄩˇ

 ◎ 从云层中降落的水滴:雨水。雨季。

其它字义

yù ㄩˋ

 ◎ 下雨,落下:雨雪。

英语 rain; rainy; KangXi radical 173

德语 Niederschlag (S)​,Regen (S)​,Radikal Nr. 173 = Regen, Niederschlag"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