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秦始皇三十四年,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下令禁止儒生以古非今,颁布民间有私藏《诗》《书》和百家书籍者族诛的法令。
⒈ 秦始皇 三十四年,采纳丞相 李斯 的建议,下令禁止儒生以古非今,颁布民间有私藏《诗》《书》和百家书籍者族诛的法令。
引《汉书·惠帝纪》:“三月甲子,皇帝冠,赦天下。省法令妨吏民者;除挟书律。”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秦 律敢有挟书者族。”
⒈ 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禁止儒生以古非今,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而私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的法令。唐·颜师古·注:「张晏曰:『秦律敢有挟书者族。』」也作「挟书令」。
引《汉书·卷二·惠帝纪》:「三月甲子,皇帝冠,赦天下。省法令妨吏民者,除挟书律。」
“挟”字共有2个读音: [xié] [jiā]
汉字 | 挟 |
---|---|
读音 | [xié][jiā] |
注音 | ㄒㄧㄝˊ|ㄐㄧㄚ |
部首 | [扌] 提手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6 |
异体字 | 挾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挾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31F |
其它编码 | 五笔:rguw|rgud 仓颉:qkt 郑码:dbuo 四角:55080 |
笔顺编码 | 121143134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一丶ノ一ノ丶 |
笔顺名称 | 横 竖钩 提 横 点 撇 横 撇 捺 |
[jiā]
同“夹”(jiā)
[xié]心里怀着(怨恨等):挟嫌。挟恨。挟仇陷害。
基本字义
挟
(挾)
xié ㄒㄧㄝˊ
用胳膊夹着:挟持。挟山超海(喻不可能做到的事)。倚仗势力或抓住人的弱点强迫人服从:要(yāo )挟。挟制。挟势(仗势)。心里怀着(怨恨等):挟恨。挟怨。挟嫌。其它字义
挟
(挾)
jiā ㄐㄧㄚˉ
◎ 古同“夹”,从物体两边钳住。
英语 clasp under arm; hold to bosom
德语 nötigen, zwingen
“书”字共有1个读音: [shū]
汉字 | 书 |
---|---|
读音 | [shū] |
注音 | ㄕㄨ |
部首 | [乙] 折 |
笔画 | 总笔画:4 部外:3 |
异体字 | 書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繁体字形 | 書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4E66 |
其它编码 | 五笔:nnhy 仓颉:ids 郑码:xyis 四角:53027 |
笔顺编码 | 5524 |
笔顺笔画 | フフ丨丶 |
笔顺名称 | 横折 横折钩 竖 点 |
1.写字;记录;书写:书法。大书特书。振笔直书。
2.字体:楷书。隶书。
3.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书。一部书。一套书。丛书。新书。古书。书店。
4.书信:家书。书札。
5.文件:证书。保证书。说明书。挑战书。白皮书。
6.姓。
书
(書)
shū ㄕㄨˉ
成本的著作: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信:书信。书札。书简。书函。 文件:证书。说明书。 写字或写的字: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 写文章:大书特书。罄竹难书。 字体:草书。隶书。楷书。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书。听书。英语
book, letter, document; writings
德语 Buch, Geschriebenes (S)
“律”字共有1个读音: [lǜ]
汉字 | 律 |
---|---|
读音 | [lǜ] |
注音 | ㄌㄩˋ |
部首 | [彳] 双人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6 |
异体字 | 律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F8B |
其它编码 | 五笔:tvfh|tvgh 仓颉:holq 郑码:oixb 四角:25207 |
笔顺编码 | 332511112 |
笔顺笔画 | ノノ丨フ一一一一丨 |
1.法律;规则:定律。规律。纪律。
2.我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乐音分为六律和六吕,合称十二律。
3.旧诗的一种体裁:五律。七律。排律。参看〖律诗〗。
4.约束:律己。律人。自律。
5.姓。
基本字义
律
lǜ ㄌㄩˋ
法则,规章:纪律。法律。定律。规律。清规戒律。律师。约束:律己。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后来“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旧诗的一种体裁:律诗。姓。英语 statute, principle, regulation
德语 Ges. : Gesetz, Gesetz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