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向外的意思

xiàngwài

向外


拼音xiàng wài
注音ㄒ一ㄤˋ ㄨㄞˋ

词语解释

向外[ xiàng wài ]

⒈  朝外面。

⒉  以外;开外。

引证解释

⒈  朝外面。

宋 朱熹 《与刘子澄书》:“近觉向来为学,实有向外浮泛之弊。不惟自误,而误人亦不少。”

⒉  以外;开外。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一折:“美妇人我见过万千向外,不似这小妮子生得十分惫赖。”

国语辞典

向外[ xiàng wài ]

⒈  朝向外面。

如:「他不安于室,一天到晚向外跑。」

⒉  以外、开外。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美妇人我见过万千向外,不似这小妮子生得十分惫赖。」

英语out, outward

德语auswärts

法语hors, extérieur

“向”字共有1个读音: [xiàng]  

向

汉字
读音[xiàng]
注音ㄒㄧㄤˋ
部首[口]  口字旁
笔画总笔画:6 部外:3
异体字 鄉 ???? ???? ???? 嚮 曏 ????
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411
其它编码五笔:tmkd 仓颉:hbr 郑码:nlj 四角:27220
笔顺编码325251
笔顺笔画ノ丨フ丨フ一
笔顺名称 撇 竖 横折钩 竖 横折 横

“向”字的意思

1.方向:志向。风向。

2.对着,特指脸或正面对着(跟“背”相对):向阳。面向讲台。两人相向而行。

3.将近;接近:向晓。向晚。

4.偏袒:老乡向老乡。

5.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走。向先进工作者学习。从胜利走向胜利。

6.姓。

7.向来:向有研究。向无此例。

“向”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嚮)

xiàng ㄒㄧㄤˋ

对着,朝着,与“背”相对:向背(bèi )。向北。目标,意志所趋:志向。方向。偏袒,袒护:偏向。近,临:向晚。秋天漠漠向昏黑。从前:向日。向者。从开始到现在:向例。一向。姓。

英语 toward, direction, trend

德语 ehedem, ehem. : ehemals

“外”字共有1个读音: [wài]  

外

汉字
读音[wài]
注音ㄨㄞˋ
部首[夕]  夕字旁
笔画总笔画:5 部外:2
异体字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916
其它编码五笔:qhy 仓颉:niy 郑码:rsid 四角:23200
笔顺编码35424
笔顺笔画ノフ丶丨丶
笔顺名称 撇 横撇/横钩 点 竖 点

“外”字的意思

1.外边;外边的。与“内”“里”相对:门外。外表。

2.关系疏远的;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外人。外乡。

3.指外国:对外贸易。外侨。

4.非原有的;非正式的:外加。外号。

5.称母亲、姐妹、女儿的亲属:外祖母。外甥。外孙。

“外”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wài ㄨㄞˋ

与“内”、“里”相对:外边。外因。里应(yìng )外合。外行(háng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指“外国”:外域。外宾。外商。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外公。外婆。外甥。称岳父母:外父。外姑(岳母)。称丈夫: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关系疏远的:外人。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zhuàn )。传统戏剧角色名:外旦。外末。外净。

英语 out, outside, external; foreign

德语 außerhalb, fremd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