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五脏,指内心。
例见此生五内,恍惚生狂痴。——蔡琰《悲愤诗》
美闻此言,五内崩裂。——黄守羲《书钱美恭寻亲事》
五内俱焚。
英viscera;
⒈ 五中。
引汉 蔡琰 《悲愤诗》:“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
《宋书·建平宣简王宏传》:“惊惋摧慟,五内交殞。”
《红楼梦》第三三回:“心中早已五内摧伤。”
郭沫若 《蔡文姬》第四幕第三场:“他的话太感动人了,使我深铭五内。”
⒈ 心、肺、肝、脾、肾五脏。因位于人体内,故称为「五内」。
引《文选·石崇·王明君词》:「哀郁伤五内,泣泪湿朱缨。」
《红楼梦·第三三回》:「宝玉会过雨村回来,听见了,便知金钏儿含羞赌气自尽,心中早又五内摧伤。」
“五”字共有1个读音: [wǔ]
汉字 | 五 |
---|---|
读音 | [wǔ] |
注音 | ㄨˇ |
部首 | [二] 二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4 部外:2 |
异体字 | 㐅 伍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4E94 |
其它编码 | 五笔:gghg 仓颉:mdm 郑码:bix 四角:10102 |
笔顺编码 | 1251 |
笔顺笔画 | 一丨フ一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横折 横 |
1.四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
2.姓。
3.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见〖工尺〗。
五
wǔ ㄨˇ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英语 five; surname
德语 fünf (5) (Num)
“内”字共有2个读音: [nèi] [nà]
汉字 | 内 |
---|---|
读音 | [nèi][nà] |
注音 | ㄋㄟˋ|ㄋㄚˋ |
部首 | [冂] 同字匡 |
笔画 | 总笔画:4 部外:2 |
异体字 | 內 㐻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繁体字形 | 內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185 |
其它编码 | 五笔:mwi 仓颉:ob 郑码:ldod 四角:40227 |
笔顺编码 | 2534 |
笔顺笔画 | 丨フノ丶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钩 撇 点 |
[nèi]
1.里面,与“外”相对:内部。内外。内定。内地。内阁。内行(háng)。内涵。
2.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内人。内亲。内弟。
3.亲近:内君子而外小人。
[nà]古同“纳”,收入;接受。
基本字义
内
nèi ㄋㄟˋ
里面,与“外”相对:内部。内外。内定。内地。内阁。内行(háng )。内涵。 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内人。内亲。内弟。 亲近:内君子而外小人。其它字义
内
nà ㄋㄚˋ
同“纳”,收入;接受。英语 inside
德语 innen (V),innerhal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