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文箫的意思

wénxiāo

文箫


拼音wén xiāo
注音ㄨㄣˊ ㄒ一ㄠ

繁体文簫

词语解释

文箫[ wén xiāo ]

⒈  传奇中的人名。传说唐大和年间,书生文箫中秋日游锺陵西山游帷观,遇见一美丽少女,口吟:“若能相伴陟仙坛,应得文箫驾彩鸾。自有绣襦兼甲帐,琼台不怕雪霜寒。”双方相互爱慕,忽有仙童到来宣布天判:“吴彩鸾以私欲而泄天机,谪为民妻一纪。”两人遂成夫妇,后来双双骑虎仙去。见唐裴铏《传奇·文箫》。

引证解释

⒈  两人遂成夫妇,后来双双骑虎仙去。

传奇中的人名。传说 唐 大和 年间,书生 文箫 中秋日游 锺陵 西山 游帷观,遇见一美丽少女,口吟:“若能相伴陟仙坛,应得 文簫 驾彩鸞。自有绣襦兼甲帐,琼臺不怕雪霜寒。”
双方相互爱慕,忽有仙童到来宣布天判:“吴彩鸞 以私欲而泄天机,謫为民妻一纪。”
见 唐 裴铏 《传奇·文箫》。 宋 张孝祥 《丑奴儿》词:“杨柳依依,何日 文簫 共驾归。”
明 洪朋 《写韵亭诗》:“文簫 彩鸞 不復返,至今神界花冥冥。”
清 黄遵宪 《岁暮怀人诗》之三:“远隔 蓬山 思甲帐,此生无福比 文簫。”

“文”字共有1个读音: [wén]  

文

汉字
读音[wén]
注音ㄨㄣˊ
部首[文]  文字旁
笔画总笔画:4 部外:0
异体字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587
其它编码五笔:yygy 仓颉:yk 郑码:so 四角:00400
笔顺编码4134
笔顺笔画丶一ノ丶
笔顺名称 点 横 撇 捺

“文”字的意思

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文。英文。

2.文章:散文。议论文。

3.文言:半文半白。

4.指文科:文理分科。

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文职。文武双全。

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

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

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

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文身。文双颊。

10.文饰;掩饰:文过饰非。

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不值。

“文”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wén ㄨㄣˊ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 刺画花纹:文身。 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➊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➋ 错杂艳丽的色彩)。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文化。文物。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文质彬彬。 温和:文火。文静。文雅。 指非军事的: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文白间杂。 专指社会科学:文科。 掩饰:文过饰非。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文不名。 姓。

英语 literature, culture, writing

德语 Radikal Nr. 67 = Kultur, Literatur, Schrift (Sprachw)​,Sprache, Schrift, Lehre (S)​,Wen (Eig, Fam)

“箫”字共有1个读音: [xiāo]  

箫

汉字
读音[xiāo]
注音ㄒㄧㄠ
部首[竹]  竹字旁
笔画总笔画:14 部外:11
异体字 簫 簘 ????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7BAB
其它编码五笔:tvij|tvhw 仓颉:hlll 郑码:mxno 四角:88227
笔顺编码31431451123234
笔顺笔画ノ一丶ノ一丶フ一一丨ノ丨ノ丶
笔顺名称 撇 横 点 撇 横 点 横折 横 横 竖 撇 竖 撇 点

“箫”字的意思

也叫洞箫。管乐器。竹制,单管直吹,上有吹孔及六个音孔,发音清幽。常用于独奏及合奏。

“箫”字的基本解释

(簫)

xiāo ㄒㄧㄠˉ

管乐器名,古代的“排箫”是许多管子排在一起的,现代用一根管子,竖着吹,亦称“洞箫”。 弓的末端。

英语 bamboo flute

德语 chinesischer Langflöte ( aus Bambus )​ (Mus)​,Xiāo (Eig, Mus)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