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同“未尝”
例未始无春。——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这么办理也未始不可。
英have not;
⒈ 指尚未发生的事物。
引《管子·幼官》:“听於钞故能闻未极,视於新故能见未形,思於濬故能知未始。”
尹知章 注:“所思在深,故知未始。”
⒉ 未曾,从未。
引《庄子·齐物论》:“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
成玄英 疏:“未始,犹未曾。”
汉 刘桢 《公讌》诗:“生平未始闻,歌之安能详?”
唐 柳宗元 《石渠记》:“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二》:“乃知 器之 之意,本于 胡武平,而 器之 未始知之也。”
清 侯方域 《太平仁义之效论》:“道莫大於仁义,自 尧 舜 二帝以至於三代以来,未始更也。”
⒊ 犹没有;未必。用于否定词前,构成双重否定。语气较肯定句委婉。
引唐 韩愈 《与于襄阳书》:“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不传。是二人者,未始不相须也。”
宋 秦观 《圣人继天测灵论》:“古之语道德者未始不以圣人,而论圣人者未始不以道德。”
明 李贽 《答周柳塘》:“然果有上根大器,默会深契, 山农 亦未始不乐也。”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三:“中国 的一个中秋节也能在 莫斯科 过,意兴萧条中,未始不是一件乐事。”
⒈ 未尝。
引《文选·刘桢·公䜩诗》:「生平未始闻,歌之安能详。」
清·张尔岐〈辨志〉:「人之生也,未始有异也,而卒至于大异者,习为之也。」
近未尝
英语not necessarily, may not turn out to be, maybe not
法语pas nécessairement, peut-être pas
“始”字共有1个读音: [shǐ]
汉字 | 始 |
---|---|
读音 | [shǐ] |
注音 | ㄕˇ |
部首 | [女] 女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5 |
异体字 | 乨 兘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9CB |
其它编码 | 五笔:vckg 仓颉:vir 郑码:zmzj 四角:43460 |
笔顺编码 | 53154251 |
笔顺笔画 | フノ一フ丶丨フ一 |
笔顺名称 | 撇点 撇 横 撇折 点 竖 横折 横 |
1.起头,最初,与“终”相对:开始。始终。始祖。始创。周而复始。
2.才,刚才:方始。始悟(才觉悟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基本字义
始
shǐ ㄕˇ
起头,最初,与“终”相对:开始。始终。始祖。始创。周而复始。 才,刚才:方始。始悟(才觉悟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英语 begin, start; then, only then
德语 Anfang, anfangen (V),Shi (Eig, Fam),dann, nur d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