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即魏紫。
⒈ 即魏紫。参见“魏紫”。
引宋 丘璿 《牡丹荣辱志》:“姚黄为王……魏红为妃。”
《广群芳谱·花谱十三·牡丹三》引 宋 蔡襄 《李阁使新种洛花》诗:“堂下朱栏小魏红,一枝穠艳占春风。”
“魏”字共有1个读音: [wèi]
汉字 | 魏 |
---|---|
读音 | [wèi] |
注音 | ㄨㄟˋ |
部首 | [鬼] 鬼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7 部外:8 |
异体字 | 巍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B4F |
其它编码 | 五笔:tvrc 仓颉:hvhui 郑码:mfzn 四角:26413 |
笔顺编码 | 31234531325113554 |
笔顺笔画 | ノ一丨ノ丶フノ一ノ丨フ一一ノフフ丶 |
笔顺名称 | 撇 横 竖 撇 点 撇点 撇 横 撇 竖 横折 横 横 撇 竖弯钩 撇折 点 |
1.周朝国名(前403—前225)。战国七雄之一。在今河南北部、山西西南部,为秦所灭。
2.朝代名。1.三国之一(220—265)。与吴、蜀并立。曹操子曹丕所建。占有黄河流域、淮河流域等地区,建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为晋所灭。2.北朝之一(386—534)。鲜卑族拓跋珪所建。公元398年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公元439年统一北方,公元494年迁都洛阳,史称北魏,又称后魏、拓跋魏、元魏。后分裂为东魏(534—550)、西魏(535—556)。东魏为北齐所灭,西魏为北周所灭。
基本字义
魏
wèi ㄨㄟˋ
古代宫门上的楼台:魏阙(古代宫门上所建的巍然高出的台阙,因下边两旁有悬布法令的地方,所以亦用来代指朝廷)。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北部、陕西省东部、山西省西南部和河北省南部等地。中国历史上的三国之一。中国历史上的北朝之一:北魏。魏碑(北朝碑刻的统称)。姓。英语 kingdom of Wei; surname
德语 Wei (Eig, Fam),Staat Wei. Existierte zur Zeit der Streitenden Reiche in China. Sein Territorium befand sich zwischen den Staaten Qin und Qi und umschloss die heutigen Provinzen Hebei, Henan, Shanxi und Shandong. Nachdem König Hui die Hauptstadt von Anyi nach Daliang (heutiges Kaifeng) verlegt hatte, nannte man den Staat auch Liang.
“红”字共有2个读音: [hóng] [gōng]
汉字 | 红 |
---|---|
读音 | [hóng][gōng] |
注音 | ㄏㄨㄥˊ|ㄍㄨㄥ |
部首 | [纟] 绞丝旁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3 |
异体字 | 紅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紅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EA2 |
其它编码 | 五笔:xag 仓颉:vmm 郑码:zbi 四角:21112 |
笔顺编码 | 551121 |
笔顺笔画 | フフ一一丨一 |
笔顺名称 | 撇折 撇折 提 横 竖 横 |
[hóng]
1.像鲜血的颜色:红枣。红领巾。
2.象征喜庆的红布:披红。挂红。
3.象征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欢迎:红运。开门红。满堂红。他唱戏唱红了。
4.象征革命或政治觉悟高:红军。又红又专。
5.红利:分红。
6.姓。
[gōng]见〖女红〗。
基本字义
红
(紅)
hóng ㄏㄨㄥˊ
像鲜血的颜色:红色。红叶。红灯。红尘。红包。红烧。红润。红艳艳。红口白牙。红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红人。红运。红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红。喜庆:红媒(媒人)。红蛋。红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象征革命:红军。红色根据地,红色政权。指营业的纯利润:红利。分红。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红学。其它字义
红
(紅)
gōng ㄍㄨㄥˉ
◎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英语 red, vermillion; blush, flush
德语 rot, erfolgreich; Dividende (Adj)